健康生活

春節如何預防食物過敏

去年的這個時候, 在表哥家玩, 見識了過敏的可怕。 那天表嫂回來的很晚, 因為公司安排吃年夜飯, 被同事勸喝了點葡萄酒, 吃了海鮮, 有點不舒服, 回來後就睡了。 晚上十二點多, 我把電視按了, 想睡覺, 去上個廁所時, 瞥見表哥的房門大開著, 被子也亂糟糟的, 他們都不在了!原本睡意朦朧的我, 突然警醒, 該不會出了什麼事吧?連忙回房間打電話, 表哥說, 嫂子全身起滿了紅疹, 送往醫院了。 因為醫科畢業, 我意識到, 肯定是食物過敏了, 酒和海鮮, 狼狽為奸!折騰了一晚上, 終於消了下來, 也算萬幸。

食物過敏也可能要命

有人對螃蟹過敏的, 吃了螃蟹後過敏了, 臉、脖子起滿了紅疹, 刺癢難耐, 好久才下去;

有一新生兒, 媽媽沒奶水, 他又對牛奶過敏, 一家人為解決孩子吃的問題弄得人仰馬翻。

還有更可怕的, 老人獨自在家, 吃橘子過敏了, 家人趕回來送他去醫院, 最後還是沒搶救過來。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發生過敏呢?

現在人們能吃到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 滿足了口腹之欲, 但也面臨著更多的過敏風險。 經常有人說螃蟹這東西我不能吃, 有人說吃杏仁東西我過敏, 形形色色, 食物過敏越來越多。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攝入的食物種類多了。 不管春夏秋冬, 國內國外, 食品沒了季節、地域之分。 像美國腰果、開心果, 以前中國沒有, 後來吃的人多了,

就出現了對腰果、開心果過敏的病例。 另一方面, 現在食品中“外來”的添加成分多了, 在食物的種植、養殖、生產和加工過程中, 經常或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飼料、香料、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等化合物, 吃進這些東西後極易引起過敏反應。 基於以上原因, 食物引起的過敏占比例不小, 而最麻煩的是, 要想找出過敏的‘元兇’困難多了。

哪些人更容易過敏呢?

食物過敏因人而異, 各種食物造成過敏反應的幾率也是不一樣的。 臨床發現, 嬰幼兒時期, 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主要有牛奶、雞蛋、黃豆、花生等;成人時期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魚、堅果類、花生、甲殼類海鮮(如蝦蟹)等。 中醫有發物之說, 就是指那些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 像魚蝦蟹、蘑菇、米酒等。

遺傳在食物過敏中起了主要作用。 在臨床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現:那些有嚴重過敏史的人, 總能在他的家族中找出一串過敏體質的人, 有可能媽媽對花粉過敏, 爸爸有哮喘, 奶奶是過敏性鼻炎等。 研究發現, 父母中的一方有任何過敏性疾病, 子女的過敏性疾病發病率為37%, 而父母雙方均有的, 子女發病率則高達62%。 當然, 是過敏體質不一定就會過敏, 如果在後天環境中沒有遇到會引起過敏的物質, 也不會過敏。 大概有8%以上的孩子會發生食物過敏, 比成人高得多。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消化道黏膜保護屏障發育不全, 還不會對食物中的成分有選擇地吸收, 所以在嬰幼兒期容易出現食物過敏。 調查顯示,

3歲以下的嬰幼兒容易過敏, 1歲內最多, 4到6個月為高發年齡段;4個月內添加輔食的嬰幼兒, 過敏危險比晚加輔食者要高。 民間有“奶癬”一說, 即未斷奶的孩子出現濕疹、瘙癢等皮膚症狀, 這多半是食物過敏造成的。

為什麼人體會發生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指人體攝入食物後, 機體對其發生了異常的免疫反應, 導致生理功能紊亂, 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最明顯的表現是在皮膚上, 如皮膚充血、濕疹、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 胃腸道症狀也很多見, 如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 有些人還表現在神經系統上, 如頭痛、頭昏, 嚴重的還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 血壓急劇下降、意識喪失、呼吸不暢, 如果搶救不及還會有生命危險。 食物過敏不像食物中毒,

過敏往往不在乎量。 有的沾一點都不行。 一旦發生嚴重的食物過敏反應, 如過敏性休克, 要趕快打急救電話, 讓病人平躺, 如果病人呼吸不暢, 必要時要進行人工呼吸。

專家教授防治過敏的四字方針:

專家說, 由於食物品種繁多, 地區、季節、個人飲食習慣各不相同, 食物過敏的診斷和治療都存在一定困難。

防治食物過敏首先要查明“元兇”。 很多人知道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 有些人突發食物過敏, 就搞不清楚過敏原。 醫生會幫助患者分析過敏原, 詳細詢問病史;必要的情況下, 會讓患者寫詳細的飲食日記;有時也會通過查血來做判斷;有時還可以做“激發實驗”, 讓患者試吃懷疑是過敏原的食物, 當然, 做這種試驗一定要非常慎重,

醫生要做好充分準備, 確保無事。

經過長期實踐, 專家總結出防治食物過敏的“四字方針”, 即“避”、“忌”、“替”、“移”。 他說:“不管是防還是治, 對食物過敏, 最簡單、經濟、有效的辦法就是避免食入引起過敏的食物。 ”

“避”就是避免食用或接觸過敏原食物。 如對牛奶過敏, 就應避免食用含牛奶的一切食物, 如雪糕、冰激淩、蛋糕等。 此外, 有些食物, 不一定食用, 聞或接觸也可能造成過敏反應。 有的人一聞到或碰到某種食物就會過敏, 就要避免接觸。

“忌”, 就是忌口, 與“避”類似, 只要嚴格不吃就不會再過敏了。 “替”就是食物替代。 如對牛奶過敏者, 可試著用羊奶、馬奶, 或者用豆奶之類的東西代替。 “移”就是不要把易過敏的食物放在近前, 以免讓孩子誤食,或做飯時誤放誤加。此外,對一些生涼瓜果引起的過敏,可以將瓜果煮沸,試用熟食。

過敏是可以變化的。有的人小時候對某種食物過敏,長大了就不過敏了。有些人是一段時間內對某種食物過敏,三五年後就不過敏了。對於營養價值較高而又經常需要食用的食品,可在避免食用三五年後,少量地試吃,運用“食物口服脫敏療法”脫敏。如對牛奶過敏者,可先在一杯水裡放一兩滴牛奶,試著吃一下,如果沒不良反應,可逐日加量,半勺,一勺,一定要慢慢地加量。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的人可能就可以達到一般人的食用量了。

由於食物過敏可能起始於胎兒時期,專家建議,有過敏史的家族,婦女不要在過敏疾病發病期懷孕。在孕期及哺乳期應注意限制飲食,少食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提倡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對減少嬰兒的過敏症非常重要。固體食物的添加最好在孩子6個月之後,切忌在嬰兒食物中過早加入花生、大豆及動物性食物。

備註:過敏的體質調養法

肉食可使人體內的紅細胞品質降低、形體變大。這樣的紅細胞缺乏生命活力,容易破裂。由這種低品質紅細胞組成的人體,對自然的適應能力與同化功能大大削弱,加上牛奶、蛋類的蛋白質分子,容易從腸壁滲入到血液中,形成組織胺、5—羥色胺等過敏毒素,刺激人體產生過敏反應,使末梢血管擴張而導致皮膚發炎。

那麼,是不是只有從食譜中摒棄動物性食品,才能使過敏性體質的人士從困境中解脫呢?當然不是,因為動物性食品是保障諸多重要養分的主要來源,完全限制既不可能也無必要。

為此,科學家研究的妙策是:減少一些動物性食品攝入,多吃糙米、蔬菜,就能使過敏性體質得到改善。這裡的奧妙於糙米、蔬菜供養的紅細胞生命力強,又無異體蛋白進入血流,所以能防止特應性皮炎發生。日本專家為此還研究出了食品配方,如以小米、稗子為主要原料的糕點,用小麥粉以及“低過敏原大米”等都有此作用。

過敏症患者還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少食用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煙、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原,要注意加以辨別。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根據營養學家的研究,洋蔥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可防過敏症的發病。另有多種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過敏症,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別顯著。

以免讓孩子誤食,或做飯時誤放誤加。此外,對一些生涼瓜果引起的過敏,可以將瓜果煮沸,試用熟食。

過敏是可以變化的。有的人小時候對某種食物過敏,長大了就不過敏了。有些人是一段時間內對某種食物過敏,三五年後就不過敏了。對於營養價值較高而又經常需要食用的食品,可在避免食用三五年後,少量地試吃,運用“食物口服脫敏療法”脫敏。如對牛奶過敏者,可先在一杯水裡放一兩滴牛奶,試著吃一下,如果沒不良反應,可逐日加量,半勺,一勺,一定要慢慢地加量。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的人可能就可以達到一般人的食用量了。

由於食物過敏可能起始於胎兒時期,專家建議,有過敏史的家族,婦女不要在過敏疾病發病期懷孕。在孕期及哺乳期應注意限制飲食,少食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提倡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對減少嬰兒的過敏症非常重要。固體食物的添加最好在孩子6個月之後,切忌在嬰兒食物中過早加入花生、大豆及動物性食物。

備註:過敏的體質調養法

肉食可使人體內的紅細胞品質降低、形體變大。這樣的紅細胞缺乏生命活力,容易破裂。由這種低品質紅細胞組成的人體,對自然的適應能力與同化功能大大削弱,加上牛奶、蛋類的蛋白質分子,容易從腸壁滲入到血液中,形成組織胺、5—羥色胺等過敏毒素,刺激人體產生過敏反應,使末梢血管擴張而導致皮膚發炎。

那麼,是不是只有從食譜中摒棄動物性食品,才能使過敏性體質的人士從困境中解脫呢?當然不是,因為動物性食品是保障諸多重要養分的主要來源,完全限制既不可能也無必要。

為此,科學家研究的妙策是:減少一些動物性食品攝入,多吃糙米、蔬菜,就能使過敏性體質得到改善。這裡的奧妙於糙米、蔬菜供養的紅細胞生命力強,又無異體蛋白進入血流,所以能防止特應性皮炎發生。日本專家為此還研究出了食品配方,如以小米、稗子為主要原料的糕點,用小麥粉以及“低過敏原大米”等都有此作用。

過敏症患者還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少食用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煙、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原,要注意加以辨別。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根據營養學家的研究,洋蔥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可防過敏症的發病。另有多種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過敏症,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別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