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扁桃體切除有危害嗎

扁桃體是人體咽喉部位的一個有著防禦功能的組織, 具有很好的免疫性, 因此扁桃體也被稱為人體的“天然衛士”。 在兒童時期, 扁桃體容易受到外界細菌和病毒的侵襲而造成感染, 引起扁桃體炎, 出現紅腫, 高燒和流膿症狀。 而且會反復發作, 那麼如果把扁桃體切除對兒童會有危害嗎?

兒童扁桃體切除的危害:

1、在兒童時期,它是個活躍的免疫器官,含有各個發育階段的淋巴細胞,如 T 細胞、 B 細胞、 吞噬細胞等。 所以它既具有體液免疫作用, 產生各種免疫球蛋白, 也有一定的細胞免疫作用。 扁桃體產生的免疫球蛋白 IgA 免疫力很強,可抑制細菌對呼吸道黏膜的粘附,並可抑制細 菌的生長和擴散,對病毒也有中和與抑制作用。 IgA 還可通過補體的活化,增強吞噬細胞的 功能。 這些在兩歲至五歲時表現最為活躍。

2、從免疫的觀點來看, 由於其對身體的免疫作用, 不應隨便將扁桃體摘除。

兒童扁桃體肥大是 正常生理現象, 如果肥大但未影響呼吸和吞咽,沒有產生較重的臨床表現, 不應摘除。 可以 用匾洮康徹愈組合。 只外用,貼脖子,不腫痛,效果很好。 因為切除後可能會影響局部的免 疫反應,降低身體抗感染的能力。

3、如果扁桃體炎反復發作, 妨礙呼吸和吞咽,引起風濕及腎炎等疾病時, 應及時切除。 一般兒 童扁桃體切除術應在四歲以後進行, 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後兩周至三周切除比較適宜。 但若發 作過於頻繁,不能久等,可考慮在發作消退後數天施行手術。

扁桃體的作用功能:

1.免疫功能

嬰兒出生前從母體胎盤獲得抗體, 出生3~6個月內即消失殆盡, 而其自身形成抗體的過程, 大概在4周歲完成。

4周歲以前小兒的扁桃體猶如一“預防注射”部位, 對抗原刺激反應的結果是淋巴濾泡增生致扁桃體增生性肥大, 是代償功能的表現, 不是病態, 不應切除。 即使肥大影響了呼吸或吞咽, 也只能切除腺樣體和一側扁桃體, 以維護“預防注射”的重要功能。 4歲以後年長小兒的扁桃體仍是與其他淋巴組織一樣, 尤其能分泌IgA對下呼吸道有保護作用。

2.扁桃體還具有吞噬功能

用免疫組化及電鏡檢查反復炎症發作, 或有感染灶或有肥大的三種扁桃體, 證實其中存在兩種巨噬細胞, 即單核-巨噬細胞及樹突狀細胞。 這兩類細胞在淋巴上皮內及上皮之下的分佈密度相似, 均具有吞噬外來抗原的作用。

3.扁桃體還具有神經反射功能

人體具有免疫功能的組織與神經系統有聯繫, 包括兒茶酚胺在內, 至少有數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這種聯繫作用。 支配扁桃體的自主神經和感覺神經為免疫系統直接向中樞神經系統傳遞資訊的徑路。 扁桃體同脾臟和淋巴結等淋巴組織一樣,

是受多種神經肽支配。

4.扁桃體對內分泌的影響

扁桃體與甲狀腺關係密切, 發炎的扁桃體對甲狀腺可發生毒性影響, 引起甲狀腺腫及甲狀腺功能亢進。 也有人認為扁桃體病變先直接影響腎上腺皮質及垂體, 再間接影響甲狀腺。 扁桃體還可能有抑制發育生長的內分泌素, 或有調節鈣離子和碳水化合物新陳代謝的作用。

5.扁桃體有消化作用

在生理關係上, 扁桃體似應屬於消化系統的器官, 在消化過程中, 有大量的單核細胞由扁桃體內形成而進入口腔, 且有產生吞噬細菌和酶的作用。 扁桃體上窩內有waber腺, 這是一組管狀粘液腺, 由20-25個粘液腺體結構組成, 其共用導管分佈至扁桃體包膜, 開口於扁桃體表面, 其分泌物被認為有助於扁桃體窩內食物殘渣的消化。 扁桃體切除術後, 患者出現咽幹症狀可能與切除了該腺體有關, 此腺體的化膿性炎症亦是扁桃體周圍膿腫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