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熱天腿腳發涼當心動脈栓塞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何雪華通訊員高龍)天冷腳發涼正常, 天熱腳發冷就要小心是血管出了問題。 記者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悉, 76歲的李伯, 不僅在30多攝氏度的炎炎夏日也覺得雙腳發冷, 而且走路沒有多久就體力不支, 腿也痛。 更糟心的是, 腳上的一個小傷口讓整個腳趾都黑了。 幸好, 李伯的傷情被家人及時發現后, 在該院介入科得到了成功救治, 保住了腳趾。

30℃卻覺得雙腳發涼

76歲的李伯近半年來反復出現雙腳冰涼, 慢慢出現了下肢乏力, 行走一段路后就要停下來休息, 不時還會出現腿痛,

行走距離也越來越短, 從以前每次200米甚至縮短到了20米。 不過, 李伯覺得應該是上了年紀體力差, 并沒有引起重視。

最近一周, 李伯的右下肢疼痛突然加重, 足趾已經發黑、潰爛了。 李伯的兒子趕緊送他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 接診的介入科副主任醫師李立恒詳細檢查發現, 長期困擾李伯雙腿的原因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需要介入手術治療。

嚴重的需截肢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由于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 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 從而引起了雙腳、雙腿發冷。

李立恒介紹, 該病7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在15%~20%, 其中約5%~10%的病人可發展為嚴重下肢缺血, 甚至出現需要截肢的情況。

“幾乎所有患者的癥狀都是由輕到重的表現:下肢冰涼、下肢乏力、下肢疼痛、下肢潰爛。

當家里的老人表示下肢出現冰涼、麻木甚至疼痛等癥狀時, 很多人會掉以輕心, 以為不是什么大病, 所以這類患者總是到最后出現爛腳才到醫院就診”。 李立恒指出, 這已經成為很多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病例的共性問題, 非常讓人痛惜。

雙腳發涼要警惕

事實上, 很多病人在出現下肢缺血癥狀時往往心腦血管也存在嚴重缺血的危險, 如果能提前、足夠重視一些血管疾病的危險信號, 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就可以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李伯就是因為常年的高血壓導致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那么, 下肢缺血的危險信號有哪些呢?李立恒表示,

按照患者的臨床癥狀由輕到重可分為四期, 這個病的病程簡單來說就是發涼、麻木、無力、跛行、疼痛、潰瘍、壞疽。

Ⅰ期:輕微癥狀期, 例如患肢怕冷、感覺麻木、行走易疲勞等。

Ⅱ期:間歇性跛行期。 間歇性跛行是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特征性表現。 跛行時間越長, 行走距離越短, 則動脈病變程度越重。

Ⅲ期:靜息痛期。 病變進一步加重, 休息時也有缺血性疼痛, 即靜息痛。 靜息痛是患肢趨于壞疽的前兆。

Ⅳ期:即潰瘍和壞疽期。 患肢缺血加重出現肢端潰瘍, 嚴重者發生肢體壞疽, 合并感染加速壞疽。

李立恒提醒, 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 避免壞疽。 癥狀較輕的患者可選藥物治療, 癥狀較重的間歇性跛行病人應以手術或血管腔內治療為主。

“目前利用血管腔內成形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 患者都能取得較好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