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診斷法之望診
望診在診斷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 望診的主要內容是觀察人體的神、色、形、態, 以推斷體內的變化。 祖國醫學的長期實踐證明:人體外部和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 特別是面部、舌部和臟腑的關係更為密切。 因此通過對外部的觀察, 可以瞭解整體的病變, 誠如《靈樞·本髒篇》所說:“視其外應, 以知其內藏, 則知所病矣。 ”
1.全身望診
首先望面部的精神氣色、舌苔和舌質, 然後望全身與局部損傷後所出現的各種形態。
⑴ 望神色
精神鎮靜自然, 面色滋潤者傷勢較輕;精神萎頓, 面容憔悴, 表情痛苦,
⑵ 望體態
《靈樞·寒熱病》雲:“身有所傷血出多, 及中風寒, 若有所墮墜, 四肢懈惰不收, 名曰體惰。 ”指出肢體損傷及受風寒均可導致肢體活動不利, 稱之為體惰。 注意觀察體態, 可為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骨骼及筋脈損傷, 或因感受風寒致痹、致痿, 可出現肢體活動喪失及各種保護性體態。 如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呈前臂旋前, 肘半屈曲狀態;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使脊柱代償性側彎。 望體態是骨傷科診斷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 應予重視。
2. 局部望診
⑴ 望膚色
主要是視皮膚的色澤與外型變化。
⑵ 望畸形
嚴重的骨折、脫位及其他損傷, 肢體或軀幹可呈現出各種畸形。 如肩關節脫位的方肩畸形;髖關節脫位的下肢外展或內收畸形;類風濕脊柱炎的後突強直畸形;腰椎間盤突出的脊柱側彎畸形等。
⑶ 望腫脹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癰疽總論歌》雲:“人之氣血, 周流不息, 稍有壅滯, 即作腫矣。 ”損傷後經脈壅滯即出現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