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黴素和生長素的區別
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 生活中接觸到的有些不同藥物, 在藥效上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但藥效細微的差別決定了必須要慎重用藥。 赤黴素和生長素就是這樣的, 兩種藥物都廣泛的在農業生產中使用, 植物用藥和人類用藥一樣, 必須搞清楚功效類似藥物的區別, 盡可能正確用藥。 那麼, 赤黴素和生長素的區別有哪些?
生長素:生長素是一類含有一個不飽和芳香族環和一個乙酸側鏈的內源激素。 在擴展的幼嫩葉片和頂端分生組織中合成, 通過韌皮部的長距離運輸, 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積累。 根部也能生產生長素,
在細胞水準上, 生長素可刺激形成層細胞分裂;刺激枝的細胞伸長、抑制根細胞生長;促進木質部、韌皮部細胞分化,
在器官和整株水準上, 生長素從幼苗到果實成熟都起作用。 生長素控制幼苗中胚軸伸長的可逆性紅光抑制;當吲哚乙酸轉移至枝條下側即產生枝條的向地性;當吲哚乙酸轉移至枝條的背光側即產生枝條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頂端優勢;延緩葉片衰老;施於葉片的生長素抑制脫落, 而施於離層近軸端的生長素促進脫落;生長素促進開花, 誘導單性果實的發育, 延遲果實成熟。
赤黴素:赤黴素其化學結構屬於二萜類酸, 由四環骨架衍生而得。 最突出的生理效應是促進莖的伸長和誘導長日植物在短日條件下抽薹開花。 各種植物對赤黴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遺傳上矮生的植物如矮生的玉米和豌豆對赤黴素最敏感, 經赤黴素處理後株型與非矮生的相似;非矮生植物則只有輕微的反應。 有些植物遺傳上矮生性的原因就是缺乏內源赤黴素(另一些則不然)。 赤黴素在種子發芽中起調節作用。 許多禾穀類植物例如大麥的種子中的澱粉,
赤黴素應用於農業生產, 在某些方面有較好效果。 例如提高無籽葡萄產量, 打破馬鈴薯休眠;在釀造啤酒時, 用GA3來促進製備麥芽糖用的大麥種子的萌發;當晚稻遇陰雨低溫而抽穗遲緩時, 用赤黴素處理能促進抽穗;或在雜交水稻制種中調節花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