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緒不由自主 你要控制的是行為
我們都有過不由自主的時刻, 就好像有一種我們所無法控制的力量, 違背我們的意志, 支配我們做下平時不會做的事, 說出平時不會說的話。
人越年輕, 不由自主的時刻就有可能越多, 而會使我們陷入不由自主境地的導火索, 往往都是由過往事件引發的情緒。 它們的邏輯關係是:過往某個重大生活事件發生後, 人們在意識層面可能會遺忘這個事件本身, 但是這個事件引發的情緒卻會被永遠銘記, 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 如果我們遭遇某個類似事件時, 以往事件中產生的情緒就會在瞬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爆發,
情緒不僅先行, 先於思考而產生, 而且有很強的動機功能, 所以很多人受情緒影響, 往往不由自主做出會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 這是因為氣瘋了、氣蒙了, 從而極大增加決策錯誤的可能性, 有時甚至會給自己帶來終身遺憾。
因此, 瞭解情緒, 把握情緒, 才有可能從根本上降低不由自主行為的發生率。
所謂情緒, 專著《心理學與生活》上的概念是“生理喚醒、認知評價和行為及表達反應帶來改變的複雜模式”, 換言之, 情緒是以生理變化、主觀體驗和外部表現為特徵的。 以憤怒為例, 會伴隨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脈賁張等生理表現, 主觀上則會有極度反感、不滿、緊張, 行為上則可能是緊握雙拳甚至大打出手等。
有關情緒的研究成果很多, 理查·大衛森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情緒風格說”, 將情緒從六個基礎維度進行描述, 而其中的維度之一“自我覺察”, 則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降低發生不由自主狀況的可能性。
所謂自我覺察是指:通過對自己軀體反應的覺察而瞭解自己的情緒線索。 我們前面提到面對事件時情緒先行, 而比情緒更早發生的則是人的軀體反應, 自我覺察力強的人會對自己身體發出的資訊很敏感, 比如, 他們在沒有軀體疾病的情況下, 會根據突然出現的胃痛、頭暈、心跳加速、面部發熱等身體反應線索而覺察到自己出現了情緒問題, 並能夠很快識別這種情緒是什麼樣, 以及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一個人遇到事件時會首先產生軀體反應, 然後才是情緒和行為反應?這是因為, 人早年遇到的重大事件會為我們留下“軀體記憶”, 比如某人小時候常常遭受父親的家暴, 長大後見到男性領導就會感覺緊張。 一旦與這個領導產生意見分歧時, 就會不由自主地出現心跳加速、直冒冷汗等軀體反應, 並伴隨緊張甚至恐懼。 此時的他如果具備自我覺察, 能夠及時分辨自己的身體反應, 就有可能及時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比如, 他在覺察到自己的恐懼後可以說服自己:“沒有關係, 我不用害怕這個領導, 他不是要傷害我, 他就是與我意見不同, 而我的情緒只是條件反射而已。 ”這樣的自我解釋之後, 情緒就會平靜下來,
所以, 生活中某個事件會不會引起我們的情緒反應, 主要不是由當前的事情所決定, 而是由我們早年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所決定。
及時的自我覺察導致準確的自我認識和高效率的自我管理。 當然, 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覺察力過分敏感, 如臨床上的“疑病症”和“驚恐發作”患者, 他們往往屬於過度敏感, 因此他們就不得不承受比一般人更多更大的恐懼和痛苦的情緒。
有意思的是, 自從20世紀末神經成像技術出現後, 研究者發現, 腦島是大腦中決定一個人自我覺察能力的關鍵區域。
一個事件面前, 軀體反應——情緒反應——行為反應, 三者瞬間發生並且完成, 使人看起來像是完全不由自主, 但是, 當我們知道了“自我覺察”這個秘密之後, 我們就有可能由被動變為主動, 雖然面臨事件時, 我們仍然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各種軀體和情緒反應, 但是我們的行為卻是可以控制的了。
比如, 遇到以下情形時, 不妨試著這樣去做:
咦, 我怎麼突然感覺胃疼了?看看幾點了, 啊, 十二點半啦, 能不疼嗎?餓的!
嗯, 我剛吃完飯從食堂出來, 怎麼迎面見到張三胃又疼了, 心跳也加快了?趕緊, 停下來, 做自我覺察, 你和張三有過節啊!停下, 再想一想, 那過節是怎麼回事?有那麼嚴重嗎?值得我現在還這麼不安嗎?有沒有辦法去改變和他的關係?用什麼辦法?……咦, 胃怎麼不疼了?張三呢?人家早已經走得沒有影了。 好險, 避免了一次衝突!
啊,這麼簡單啊?
是啊,就這麼簡單!(楊眉)
啊,這麼簡單啊?
是啊,就這麼簡單!(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