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神奇的中醫讓我一輩子為之著迷

名家介紹:

王淩, 衛生部北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 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委員。 擅長內科、婦科, 尤其對糖尿病、高血壓病、腎臟疾病、老年病、月經失調、內分泌紊亂等有較深的研究和獨特的治療方法。

出診時間:週三全天、週四上午。

未見其人, 先聞其聲。 認識王淩主任是從與她通話開始的。 初次相見, 王淩果然人如其聲, 委婉而且和善, 讓人願意親近。 想來, 那些患者之所以慕王淩主任之名而來, 除了醫術高明之外, 為人親和也是緣故之一。

從記事起, 就決心要學中醫

說起首次“觸電”中醫, 王淩主任感慨頗多, 似乎命中註定會與中醫結下不解之緣。

小時候, 因為父親被打成右派, 母親隨父親一起下放勞動, 僅僅3個月的她就被送到了幼稚園。 王淩主任說:“據媽媽講, 兒時的我身體特別不好, 三天兩頭生病, 家人也一籌莫展。 ”後來, 王淩的姥姥請來一名中醫調治,

她的身體才慢慢強壯起來, 連母親都覺得是個奇跡。

“從我記事起就知道, 我今後要走的路就是學醫。 所以在後來填報志願的時候, 全部選擇了醫學院。 ”就這樣, 即便高考分數已經超過了清華的錄取分數線, 王淩 還是選擇了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 它的神奇與奧秘讓我為之著迷。 我從事著一份自己鍾愛的職業。 人一生最幸福的莫過於選擇 一項自己喜歡做的事。 我喜歡做醫生, 更喜歡做一名中醫。 它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我願意為它去付出, 無怨無悔。 ”王淩主任這樣說。

“在日本, 我為中醫感到自豪和驕傲”

因為成績優異, 王淩1989年畢業即被選入北京醫院。 1998年她又前往日本札幌醫科大學學習。

#p#副標題#e#

在日本留學期間, 曾經有人慕名找到王淩看病。 男患者有過敏性皮炎的家族史, 因此一直不敢要孩子。 沒想到剛開始治療時, 妻子卻意外懷孕了。 孩子出生6個月 時開始發病。 王淩用“慘不忍睹”形容她見到的那一幕。 “孩子整個臉出現嚴重的皮炎, 從耳根開始到嘴巴的皮膚都裂開了, 還不時地往外滲濃滲血。 ”她痛心地 說:“這小孩子的過敏症狀非常嚴重, 牛奶、雞蛋, 甚至普通的大米都不能吃。 只能吃母親本來就不多的奶水充饑。 看著家人那充滿信賴的眼神和對中醫的期望, 我 決定想辦法幫助孩子。 ”

通過王淩的精心治療, 孩子1歲2個月時, 終於從吃抗過敏的大米(日本有專為過敏患者而特製的米)改吃普通大米 了。

2歲時能夠吃雞蛋, 2歲半時土豆也可以吃了。 每次一點點的進步, 都讓王淩主任欣喜不已。 “現在孩子上小學了, 體質恢復得很好。 ”王淩主任發自內心地為 孩子脫離了病痛的困擾而喜悅。 “我自己都沒有想到。 那一刻, 我再次覺得, 中醫太神奇了。 我為我能生長在擁有中醫醫術的中國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要讓病人有尊嚴地活著

由於中醫多採用複方, 在成分分析與作用靶點上存在多樣性、多變性, 因此其療效的認可在國際上受到一定的影響, 也曾令其一度在“偽科學”的輿論下舉步維艱。

對此, 王淩主任有著她獨到的看法:“中醫的特徵是辨證論治, 這與西醫的‘辨病治療’有本質不同。 對於一個患者來說,

我對待的是他整個的人, 而不是單純的 某種病。 中醫將人看作是一個陰陽、氣血、虛實矛盾運動的整體。 而在西醫看來則是同樣的一種病。 由於病人的病因、體質、年齡、性別等的不同, 中醫的用藥就會 有所不同。 嚴格地說, 由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中醫給每個人開的藥方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

現在的王淩主任, 希望幫助患者瞭解更多的疾 病預防知識。 “對於我的病人來說, 我希望他們來一次, 就能把讓自己受益的部分帶走。 哪怕只做到這一點, 我作為醫生就值得了。 只願用我所學, 還給患者生命的 希望。 讓病人擺脫疾病的痛苦, 最高品質地、有尊嚴地生存。 這就是我作為醫生的終極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