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次數多能減肥嗎
很多人都覺得, 大便次數多, 是可以減肥, 讓自己的體重變得更輕的。 其實, 這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 想要減肥, 真正需要剪掉的是體內的脂肪, 而不是腸道內的消化物。 另外, 對於排便的次數以及排便的具體情況, 人們都還有著很多方面的誤解。 下面, 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人們對於大便的一些錯誤觀念。
誤解一: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
胃腸病學專家認為, 如果糞便不是太鬆軟或是太堅硬, 人們從每天排便3次到每週3次都屬於正常範圍。 也就是說, 排便有規律並不意味著每天都應該排便, 而是自始至終保持穩定一致的習慣。 只有在排便頻率發生突然變化時, 才應引起注意。
誤解二:大便應該很臭
大便的氣味不好聞, 但也不應當有腐臭味。 如果大便的氣味極度難聞, 那麼可能是感染的跡象, 如果不加以控制, 可能會發展為節段性腸炎、乳糜瀉或潰瘍性結腸炎。
賈第鞭毛蟲病(一種寄生蟲感染)是讓大便氣味變得更臭的原因。 如果排便時經常出現這種情況, 就需要去看醫生。
此外, 人們一整天都在放屁是正常和健康的現象, 因為它是腸道細菌在對食物進行消化時所生成的天然副產品。
誤解三:結腸需要很好地沖洗
從長期來看, 清洗結腸對健康很有害, 它在沖刷掉壞細菌的同時也把好細菌沖刷掉了, 更糟的是, 結腸中並沒有太多壞細菌。
有近1000種細菌生活在結腸內, 對最後階段的消化起到幫助作用, 其中包括吸收水分、讓膳食纖維得到發酵和吸收維生素, 特別是維生素K、維生素B1、B2等。 清洗結腸的過程中, 這些有益細菌和電解質會同時被沖刷掉。 而且, 清洗結腸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脫水、直腸穿孔、空氣栓塞、血液感染和失去控制腸部肌肉的能力。
誤解四:多花些時間排便有益健康
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排便並不是個好習慣。 首先, 在馬桶上坐的時間太長易長痔瘡,
誤解五:排便更多, 體重減輕更多
這種看法似乎與物理學定律相吻合:有更多的物質從體內排出, 體重自然就減輕了。 實際上並非如此, 很多人喝瀉藥或飲用“減肥茶”, 希望通過排便減掉熱量。 但熱量吸收主要發生在小腸內, 而瀉藥針對的部位是大腸或結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