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中醫與運動結合有益身體

中醫認為, 運動養生, 特別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的結合, 即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 意守指意念專注, 調息指呼吸調節, 動形指形體運動, 統一是指三者之間的協調配合, 也就是要達到形神一致, 意氣相隨, 形氣相感, 使形體內外和諧, 動靜得宜, 方能起到養生健身的作用。

《黃帝內經》中將人體視為對立統一的陰陽關係, 應用陰陽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來認識或解釋氣血營運的生理化過程, 判定正常或異常的生理狀態。 華佗在這一思想基礎上, 結合醫療實踐, 明確提出“人體欲得勞動, 但不當極耳”的身體鍛煉原則,

以指導養生實踐, 並以“汗出”的生理現象與“身體輕快”的自我感受來把握《黃帝內經》所說的“聖變”, 控制自身運動的量與強度。

在運動處方研究過程中, 強調的是對於運動目的、種類、強度、持續時間、頻度以及實施監測等內容, 這與中醫養生思想家的研究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醫養生的方法經過長期發展, 不斷總結提高, 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針對性。 伴隨著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和古典哲學的發展, 運動與靜養的養生思想和方法也漸趨成熟, 形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中醫養生思想, 也是指導中醫養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