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黃疸退完的標準是什麼?

黃疸是嬰幼兒容易出現的一種疾病, 該疾病還是很複雜的, 造成黃疸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膽紅素生成過多, 因為血液裡面的紅細胞大量被破壞, 這就會導致膽紅素過多, 從而出現黃疸, 另外還有可能是肝細胞被破壞, 以至於膽紅素外溢的因素, 媽媽寶寶黃疸退完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呢?

黃疸退完的標準:

小兒黃疸指數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指導意見:新生兒的黃疸一般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但是正常之後說明疾病痊癒, 一般不會反復, 有些母乳性黃疸母乳餵養後產生只要黃疸指數不超標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1mg/dl=17.1umol/l, 390umol/l=22.8mg/dl1.生理性黃疸:生後2~5天出現黃疸, 一般情況良好, 足月兒在14天內消退, 早產兒3~4周消退。 血清膽紅素水平足月兒一般205μmol/(12mg/dl), 早產兒>257μmol/(15mg/dl);黃疸持續過久(足月兒>2周, 早產兒>4周);黃疸退而複現;血清結合膽紅素>25μmol/(1.5mg/dl)。 如果符合病理性黃疸要儘快就醫!

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 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 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漬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 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 也稱為顯性黃疸。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茵梔黃顆粒, 純中藥製劑, 清熱解毒, 利濕退黃,

剛出生的嬰兒很容易出現黃疸的現象,

有時侯寶寶在出院前就有黃疸升高, 有時是回家幾天以後才出現。 所以媽媽需要細心觀察, 一旦發生不正常的黃疸, 就必須回醫院檢查。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 媽媽就不需要擔心,

因為是正常現象。 但如果發現超過了生理性的範圍, 就必須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變, 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回家後的膚色變化。 專家認為, 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只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範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