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經常反酸 吃飯要當心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消化科主任 張建國 惠宇航

食管或胃內容物在沒有噁心、幹嘔和腹肌收縮等先兆的前提下反流到口咽部, 反流物為酸味液體則被稱為反酸, 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吐酸水”。 究竟哪些疾病會導致反酸呢?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需要注意些什麼?下面就詳細為您介紹一下。

反酸主要是由於下食管括約肌功能障礙, 導致胃內容物反流到口腔中。 反酸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 它可產生嚴重併發症影響生活品質。 此外賁門失弛緩症、食管癌、食管裂孔疝、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等器質性疾病及功能性消化系統疾病均可導致反酸。

一旦反酸, 患者要及時就醫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目前主要的檢查方法有內鏡檢查、食管24小時ph-阻抗監測、食管測壓等。 當然, 接診醫生會根據臨床症狀合理安排下一步檢查。

對於治療來說, 生活方式的改變能明顯改善反酸症狀。 1.睡前2~3小時不宜再進食, 白天進餐後不宜立即臥床。 2.避免高脂飲食, 少吃巧克力、咖啡及含咖啡因食品、碳酸飲料、薄荷等, 它們會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壓力從而引起反流。 3.增加蛋白質攝入, 如牛奶、豆漿等。 牛奶營養豐富, 其中的酪蛋白、乳清蛋白等都易消化, 蛋白質還可中和胃酸, 是胃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此外, 蘇打餅乾對減少胃液分泌和中和胃酸也有一定好處,

可適量食用。 4.切忌暴飲暴食, 要細嚼慢嚥。 5.少吃醃、燒、烤、熏、炸制、生冷食品, 多吃炒、煮、蒸制食物, 忌污染、腐爛、變質食物。

此外, 肥胖者減輕體重, 將床頭抬高15~20釐米以及戒煙酒也會對減少反流症狀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