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菱殼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Línɡ Ké

【英文名】pericarp of Maximorwica Waterchesnut, pericarp of Singharanut

【別名】菱皮、烏菱殼、 風菱角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屬植物的果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pa bispinosa Roxb.

採收和儲藏:8-9月收集果皮,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水生草本。 根二型, 除吸收根外, 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葉綠素, 生自莖節, 羽狀細裂。 莖細長, 因水之深淺不同而長短不等。 葉集生莖頂, 成蓮座狀, 菱狀三角形, 長2.5-4cm, 寬2-4.5cm, 邊緣上半部有粗鋸齒, 近基部全緣, 綠色, 上面無毛, 下面幼時有細毛, 後漸落, 沿脈有毛;葉柄長2.5-5cm, 有毛或無毛, 近頂處有膨大海綿狀的氣室。 花兩性, 單生葉腋;萼管短,

有毛, 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 2室, 每室胚珠1, 花柱鑽狀, 柱頭頭狀, 花盤雞冠狀。 果實為梢扁的倒三角形, 兩端有刺, 兩刺間距離3-4cm, 腹背的萼裂片脫落。 種子一顆。 花期6-7月。 果期9-10月。

【性味】味澀;性平

【功能主治】澀腸止瀉;止血;斂瘡;解毒。 主泄瀉;痢疾;胃潰瘍;便血;脫肛;痔瘡;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大劑量可用至60g。 外用:適量, 燒存性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脫肛:先將麻油潤濕腸上, 自去浮衣, 再將風菱殼水淨之。 (《張氏必驗方》)②治頭面黃水瘡:隔年老菱殼, 燒存性, 麻油調敷。 (《醫宗彙編》)③治無名腫毒及天泡瘡: 老菱殼燒灰, 香油碉敷。 (黃販翁《醫抄》)④治指生天蛇:風菱角, 燈火上燒灰存性, 研末, 香油調敷。 未潰者即散, 已潰者止痛。 (《醫宗彙編》)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燒灰為末, 調菜油搽痔瘡。

2.《綱目》:止泄痢。

3.《綱目拾遺》:治頭面黃水瘡。

4.《本草推陳》:止便血。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