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柳皮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
為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樹皮。
性味
《唐本草》:"辛, 大熱, 有毒。 "
功用主治
治齲齒痛, 疥癬, 湯火傷。
①《唐本草》:"主風、齲齒痛。 "
②《東北藥植志》:"洗疥瘡等皮膚病。 "
③《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止癢, 殺蟲。 加鹽可以治癬。 "
④《四川中藥志》:"殺蟲, 解毒。 塗湯、火傷及久瘡。 "
用法與用量
外用:搗絨塞牙縫, 煎水含漱或熏洗, 或酒精浸搽。
宜忌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禁口服。 "
選方
①治牙痛:麻柳皮搗絨, 塞患處或噙用。 (《四川中藥志》)
②治疥癬:楓楊皮、黎辣根、羊蹄根。 用酒精浸搽。 (《湖南藥物志》)
③治癩鬁頭:楓楊鮮樹皮四兩、皂莢子二兩(搗碎)。 水煎, 洗患處。 (《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燒傷
取楓楊樹二層皮2斤, 地榆根0.5斤, 烏桕根皮0.5斤, 加水適量, 煎至500毫升, 過濾。 用藥前應清潔創面, 除去異物和膿性分泌物, 剪除水泡, 然後噴上藥液。 治療14例, 均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