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酸蝕癥患病率升高 五個習慣可減少發作
近年來, 許多到醫院口腔科就診的患者, 都提到一個共同的問題:感覺自己的牙齒變短了, 或是在進食及刷牙漱口時牙齒出現酸痛感。 這些癥狀很大程度是由于酸蝕癥造成的。
酸蝕癥是指在無細菌參與的情況下, 由于牙面受到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學侵蝕作用, 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的牙體硬組織表面淺層喪失。 在1907年首次提出時, 主要針對當時在化工廠等處作業的工人口腔內出現的癥狀, 但近年來, 隨著天然牙保存時間的延長和軟飲料消費的增加, 酸蝕癥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也不斷增高。 在國內的幾次酸蝕癥流行病學調查中,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酸蝕癥呢?目前許多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而常見的病因主要有:1.飲食習慣, 嗜好食用酸性食物或飲料, 例如醋、碳酸飲料、果汁飲料、酒類等;2.藥物, 服用維生素C、阿司匹林等;3.胃腸道疾病, 胃食管返流癥患者中酸蝕癥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4.職業因素, 如品酒師和一些長期在酸性環境中工作的工人。 各種不同來源的酸, 在口腔內與牙齒表面的硬組織發生作用, 引起這些組織脫礦, 使牙齒表面軟化, 在物理作用下易磨損。 酸的類型、濃度、劑量以及在口腔內存在的時間都與酸蝕癥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酸蝕癥在早期不會引起人體的任何不適感, 僅僅表現為牙齒表面出現白堊色改變。 隨著病情的發展, 酸蝕癥可以導致牙齒表面硬組織的喪失, 出現牙齒形態的改變, 如牙齒長度變短、后牙咬合面呈彈坑狀、尖牙和后牙頸部出現明顯的楔形缺損等。
針對現在一直保持較高患病率的酸蝕癥, 以下措施有助于避免其產生或發展:
一、減少碳酸飲料的飲用量, 適量食用酸性食物和藥物, 食用酸性食物后應及時漱口, 但不要馬上刷牙, 因為進食酸性食物后, 被酸腐蝕的牙齒表面可以通過再礦化等方式恢復成正常牙齒表面, 但刷牙會破壞這層牙齒表面而對牙齒造成更大的損害, 建議至少間隔半個小時再刷牙。
二、建議使用含氟牙膏或含氟漱口水, 氟離子有助于增強牙齒對酸腐蝕的抵抗力并可以促進牙齒的再礦化,
三、糾正不正確的刷牙習慣, 改橫向刷牙為豎向刷牙, 改用中軟毛牙刷, 不用過大的力量刷牙等。
四、如患有胃腸道疾病或存在磨牙習慣, 應及時就醫治療。
五、因酸蝕癥是多因素長期作用導致的疾病, 如出現前文提及的癥狀, 應及時到專業口腔醫療機構就診, 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提供相應治療建議。
馮希平(教授) 葉瑋 于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預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