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
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原因是比較多的, 它主要是因為我們在平時的不良坐姿以及睡姿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所以我們建議大家應該要矯正自己錯誤的做法。 對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這種情況,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採用食物治療的方法或者通過手術切除的方法來治療靜脈曲張。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為門靜脈高壓症的主要臨床表現。 而門脈高壓症主要是由肝硬化引起, 亦是肝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變化之一。 門脈高壓症的直接後果是門靜脈與體循環之間的側支迴圈的建立與開放。 在門-體側支迴圈中最具臨床意義的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由於該處曲張靜脈容易受到門脈壓升高的影響;胸腔負壓作用使靜脈回流血流增多;胃內酸性反流物侵蝕食管黏膜;以及粗硬食物或飲酒所致損傷等因素而容易發生破裂出血, 而成為肝硬化門脈高壓症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和致死原因。
(1)休息:應有足夠的時間臥床休息, 使患者減少體力消耗, 改善肝臟迴圈, 有利於肝組織再生。 應根據病情輕重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 病輕者可從事一般工作, 避免繁重的體力或腦力勞動, 病重者必須完全臥床。
(2)飲食:要求熱量充足、高蛋白質、高糖、低脂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一般成年人每天總熱量按每公斤體重35~40kCal。 蛋白質需要量稍高於常人, 每天按1.5~2g/kg體重供給。 但要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增減, 有肝性腦病前兆的患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 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 如蛋白質攝入量每天少於30g則阻礙肝細胞再生, 因此在減少或暫停蛋白飲食期間, 應當靜脈內輸入人血白蛋白(清蛋白),血漿或新鮮全血。
(3)增強免疫力:可選用人血丙種球蛋白、轉移因數、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胸腺肽),豬苓多糖或香菇多糖等。 保護肝臟:保肝藥物品種繁多, 效果並不確切。 通常應用維生素B族、C、E及葉酸等, 以及肌苷、葡醛內酯(肝泰樂),輔酶A和泛癸利酮(輔酶Q10)等。 為減輕肝纖維化可用秋水仙堿1mg/d, 每週用5天, 堅持5~10年, 能改善症狀, 無明顯不良反應。 也有用馬婁替酯(malotilate)獲得改善者。
通過這篇文章對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