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斷血流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uàn Xuè Liú

【別名】大葉香薷、蔭風輪、山藿香、瘦風輪、九層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鋤草、多頭風輪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燈籠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inopodium polycephalum (Vaniolt)C.Y.Wu et Hsuan ex Hsu [Calamintha polycephalum Vaniot]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耳恭聽淨, 切段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0.5-1m。 莖基部有時匍匐生根, 多分枝, 被糙硬毛及腺毛。 葉對生;葉柄長3-8mm;葉片卵形, 長2-5cm, 寬1.5-3.2cm, 先端尖或鈍, 基部楔形, 邊緣具圓齒狀牙, 兩面被糙硬毛。 輪傘花序多花, 圓球狀, 花時徑達2cm, 沿莖及分枝形成寬而多頭的圓錐藥序;苞片針狀, 被具節柔毛及腺毛;花萼管狀, 長約6mm, 外面被具節柔毛及腺毛, 上唇3齒, 先端具尾尖, 下唇2齒, 先端芒尖;花冠紫紅色, 長約8mm, 外面被微柔毛, 上唇先端微缺, 下唇3裂;雄蕊4, 不露出, 前對較長, 花藥2室, 後對雄蕊短, 花藥小;子房4裂, 花柱著生於子房底, 柱頭2裂。 小堅果4, 卵形, 棕色。 花期7-8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路旁、林下、灌叢或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華東、西南及河北、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莖直徑2-5.5mm, 長80-100cm, 節間長4-8cm, 具槽, 密被粗糙毛茸。 葉片卵形, 長2-5.5cm, 寬1.2-3.5cm, 邊緣具粗鋸齒, 下麵被眾多粗糙硬毛。

以莖枝幼嫩、葉多、色綠氣微香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橫切面及表面觀特片均與風輪菜相似(參見風輪菜條), 但非腺毛多呈節狀, 長64-1120μm, 直徑20-50μm。

【化學成份】全草含風輪菜皂甙(clinopodiside)A[1]及薄公英賽-9, 12, 17-三烯3β, 23-二醇(taraxer-9, 12, 17-triene-3β, 23-di-ol)[2]等。

【藥理作用】

1. 止血作用 斷血流花粉1g或0.5g敷於家兔頸動脈、股動脈切口、肝臟及後肢皮膚、肌肉切割創面, 顯著縮短止血時間, 作用強于雲南白藥。 醇提物5.4g/kg給小鼠灌服, 每日1次, 連續5d, 顯著縮短斷尾出血時間和毛細血管凝血時間, 減少出血量[1]。 斷血流水浸膏、醇浸膏、粗皂甙可增加家兔、豚鼠離體血管條的收縮;與去甲腎上腺素相比,

作用緩慢、溫和而持久。 醇浸膏作用最強;對子宮動脈條作用最明顯。 這種作用是直接興奮血管平滑肌所致[2]。 醇浸膏、水浸膏各20mg、粗皂甙12mg或醇提物20%水溶液均可使離體兔耳血管灌流量明顯減少[1, 2]。 醇提物0.8%水溶液顯著提高大鼠在體腎肘灌流壓[1]。 斷血流藥粉對狗股動脈、肝、脾創口也有止血作用。 水抽提液、0.2%粗皂甙水溶液顯著減少蟾蜍後肢血管灌流量。 10%浸劑滴加於蛙腸系膜, 可見動脈收縮, 靜脈擴張[3]。 斷血流粗皂苷給小鼠皮下注射相當於2mg(生藥)/10g劑量, 對鱗酸組胺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抑制作用[2]。 對磷酸組胺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抑制作用[2]。
0.5%斷血流總皂甙10μl顯著增加體外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2%總皂甙以160mg/kg給小鼠灌服4d, 顯著增強ADP誘導的血小板柔集作用, 並且比同屬植物風輪菜(C. chinense)總皂甙作用強。 4%總皂甙給小鼠灌服280mg/kg, 連續4d, 可極顯著升產知漿、血小板內血栓烷a2代謝產物血栓烷B2含量, 這可能是其促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機制, 總皂甙對血漿Camp含量無明顯影響[4]。

2.抑制免疫功能 斷血流總皂甙75mg/kg, 給小鼠腹腔注射, 連續6d, 發現大劑量組對胸腺、脾臟重量有抑制趨勢;顯著抑制碳粒廓清作用;顯著升高小鼠血清IgG含量, 同樣劑量, 給藥3d, 均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給藥5d, 均不能影響小鼠溶血素抗體的形成, 總皂甙150mg-kg給豚鼠腹腔注射, 連續5d, 可降代血清補體總量15]。

3.抗炎、抑菌作用 斷血流總皂甙能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腫脹,

對抗組胺所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興奮腎上腺皮質功能[6]。 溫浸液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村菌及痢疾村菌有殺菌作用[7]。 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村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1:10、1:20、1:10[1]。

【鑒別】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g, 加乙醇10ml, 水浴加熱15min, 濾過。 取濾液1ml置小試管中, 加鎂粉與鹽酸數滴, 溶液漸變橙紅色。 (檢查黃酮類)(2)取上述醇浸液滴於濾紙片上, 幹後, 幹後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 呈藍紫色螢光;噴以0.5%醋酸鎂甲醇溶液, 再置紫外光燈下觀察, 螢光變為天藍色。 (檢查黃酮類)(3)澆層色譜 ①取本品粗粉1g, 加乙醇15ml, 回流提取30min, 濾過。 濾液濃縮至1ml, 作供試品液;另取橙皮甙,

香蜂草甙作對照品, 分別點樣於同一矽膠H-0.5% CMC薄層板上, 以苯-醋酸乙酯-醋酸-乙醇(20:15:15:15)上層液展開, 展距15cm, 用1%氧氯化鋯甲醇液顯色, 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 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②取本品粉末1g, 加甲醇10ml, 置水浴上加熱回流30min, 濾過。 濾液加於已處理好的中性氧化鋁柱(100-120目, 10g, 內徑10-15mm)上, 用40%甲醇40ml洗脫, 收集洗脫液, 置水浴上蒸幹, 殘潭用水30ml使溶解, 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浴液提取2次, 每次20ml, 合併正丁醇液, 用水洗滌2次, 每次20ml, 棄去水液, 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幹, 殘潭加甲醇1ml使溶解, 作供試品溶液;另取斷血流皂甙乙醇液作對照品溶液。 分別點樣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製備的矽膠G薄層板上, 以氯信-醋酸乙酯-甲醇-水(15:10:20:10)於10℃以下放置後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烘數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藍色斑點;再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的棕紅色螢光斑點。

【炮製】除去雜質,清水稍潤,切段,曬乾。

【性味】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主風熱感冒;咳嗽;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白喉;腹痛痢疾;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肝炎;膽囊炎;窄肋;胃痛;關節疼痛;瘡瘍腫;毒蛇咬傷;濕疹;痔瘡;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製劑】斷血流片。

【臨床應用】用於崩漏,尿血,鼻衄,牙齦出血,創傷出血;子宮肌瘤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烘數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藍色斑點;再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的棕紅色螢光斑點。

【炮製】除去雜質,清水稍潤,切段,曬乾。

【性味】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主風熱感冒;咳嗽;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白喉;腹痛痢疾;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肝炎;膽囊炎;窄肋;胃痛;關節疼痛;瘡瘍腫;毒蛇咬傷;濕疹;痔瘡;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製劑】斷血流片。

【臨床應用】用於崩漏,尿血,鼻衄,牙齦出血,創傷出血;子宮肌瘤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