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的養生保健之脾胃篇
春節就要到了, 這是我們民俗中的大節, 絕大部分的人, 只要條件允許, 不管天南海北, 都得趕回家團團圓圓過個年。 在這期間, 吃喝是個重頭戲, 畢竟, 辛苦了一年, 成功與否先擱一邊, 把氣氛搞起來, 一方面忘卻過去一年裡的不順心, 一方面, 展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好的收穫。
可是, 很多身體的的問題也會在此期間出現或者暴露出來, 比如脾胃的問題就是最常見的問題。
脾胃在身體裡面的份量有多大呢?《黃帝內經》說:“脾胃者,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原來是我們的糧倉啊!人體的生長、發育、維持, 全靠脾胃接受食物, 並加工轉化成氣血津液, 再輸送滋養全身。 《黃帝內經》又說:“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此五者, 天氣之所生也。 其氣象天, 故瀉而不藏, 此受五臟濁氣, 名曰傳化之腑, 此不能久留, 輸瀉者也。 ”意思是說, 這帶空腔的五腑, 它們的生理功能如天運一般川流不息,
春節期間人們對於飲食往往會忘記克制, 暴食暴飲現象時有發生, 卻渾然不知, 我們的脾胃功能無法經受如此的考驗。 當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超過我們的脾胃所能承受的範圍時, 就會出現不堪負荷, 開始積食了, 積食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通, 就會化積成熱, 出現陽明腑實證, 感覺肚子堵得慌, 便秘, 發燒, 嚴重者還會出現邏輯混亂, 昏迷等症狀。 為防範于未然, 每天吃飯前可以先吃點容易消化的水果, 飯後稍微休息後要散散步, 如果感覺有點積食了, 趕緊用焦三仙泡水喝, 如果已經出現胃熱, 就用晚蠶砂、陳皮煮水喝, 不要等到釀成大問題。
節日裡如果過量食用寒涼性的海鮮,
大吃大喝幾餐後要讓脾胃得到休息, 這時煮點小米粥, 或者二米粥(大米加小米)來喝, 配點青菜蘿蔔, 是個很理想的做法, 能讓人獲得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節前節後有必要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 如山藥、南瓜、白扁豆、炒薏仁、芡實等, 山藥可以煮排骨湯, 可以切片炒五色菜, 可以做成山藥羹;南瓜可以和山藥拼盤一起蒸, 金銀相間既美味又有賣相, 南瓜還可以做成海鮮盅、南瓜泥, 南瓜餅;白扁豆加芡實薏仁燉豬肚可謂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