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殼雞蛋幾分鐘能煮熟
煮雞蛋看似比較簡單, 但是煮雞蛋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當然首先要保證雞蛋要煮熟, 在保證煮熟的情況下, 根據人的口感喜歡的習慣, 最少要三分鐘左右, 這時候營養功效還是不錯的, 也比較容易消化, 煮雞蛋的時候不能超過十分鐘, 會導致裡面的營養流失。 我們來瞭解一下這方面內容。
帶殼雞蛋幾分鐘能煮熟
1、3分鐘雞蛋
蛋清熟而軟嫩, 蛋黃剛要熟, 略溏。 “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 最容易消化, 約需1小時30分鐘消化。
2、5分鐘雞蛋
蛋清熟而嫩, 蛋黃熟而不硬。 吃雞蛋最好的狀態是蛋清已經凝固, 而蛋黃處於半凝固或流動的狀態。 “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 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個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 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鐘。
3、10分鐘以內的雞蛋
在營養方面, 水煮10分鐘以內的雞蛋, 消化率最高, 營養成分基本上沒有損失。
4、10分鐘以上的雞蛋
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
雞蛋水煮的正確做法
冷水下鍋, 慢火升溫, 沸騰後微火煮2分鐘。 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 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 蛋黃凝固又不老。 如果吃水煮雞蛋,
煮雞蛋時間過長危害大
雞蛋在沸水中煮, 超過10分鐘, 雞蛋內部就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 蛋白質結構會變得緊密, 不易與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接觸, 因此很難被消化。 蛋白質含蛋氨酸, 長時間加熱後, 分解出硫化物, 與蛋黃中的鐵元素反應形成硫化鐵和硫化亞鐵。 這也是為何雞蛋蛋黃外層會產生黑綠色的原因。 因此, 建議大家煮雞蛋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
半生不熟的雞蛋容易引起腹瀉
雞蛋在形成過程中, 不僅存在沙門氏菌污染的問題, 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生成。 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 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 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 而雞蛋一經煮熟, 上述兩種物質才會被破壞。 因此, 雞蛋要高溫煮熟後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