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寶寶聯想力

寶寶兩歲了, 都說發展聯想力有助於智力發育, 怎麼發展寶寶的聯想力呢?

知識和想像力是沒有必然的聯繫, 只是越多並不代表想像力越豐富。 如果寶寶從小不把知識學活, 不會聯想, 不能舉一反三, 觸類旁通, 那麼他只能再現過去曾感知過的形象。 所以激發兒童的好奇心, 鼓勵他們多問幾個為什麼, 引起他們思維活動的興趣, 使其想像處於活躍狀態是年輕父母教育孩子的首先任務。

寶寶天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 父母只需要稍加引導即可。 不如指著雲彩讓寶寶想想都像什麼, 拿出一個數位或者字母看看寶寶能說出它們與多少中事物類似。

除了引導寶寶想像意外, 還要培養寶寶表達想像的基本技能, 否則, 新形象只停留在腦中, 無法進行創造活動。 表達想像需要寶寶進行動腦、動嘴又動手的實踐, 手腦並用, 才能順利地表達出來。

實踐一:續故事。 父母給寶寶講故事時, 不要都講完, 可以中途停下來讓孩子去想像故事的結尾, 即便孩子說得驢頭不對馬嘴, 也不要斥責他。 寶寶在發揮想像力的同時, 還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p>

實踐二:補畫面和畫意願畫。 補畫面是畫一幅未完成的畫, 是讓孩子去補畫其餘的內容;意願畫是讓孩子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不要硬行規定畫的主題和內容, 只要孩子願意塗鴉, 開心塗鴉就行。

在畫畫的過程中, 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也得到了訓練, 還能培養藝術興趣。

實踐三:多聽音樂。 經常播放一段孩子較易聽懂的樂曲, 讓孩子想像樂曲所表達的情景, 並將這一情景說出來, 音樂節奏最好是歡快的動感的, 這樣便於孩子發揮想像。

實踐四:由說到想。 父母平時可向孩子提供一些特定情景, 讓孩子去想它的具體情況。 如可問孩子“天下大雪了, 外面是什麼樣啦?”“天黑了, 天空上會出現什麼?”“夏天的夜晚有哪些東西?”等等, 最好是孩子生活中看到或者熟知的, 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實踐五:教孩子解決問題。 “你將怎麼辦?”“你打算怎麼做?”類似的問話, 是父母向孩子提供一個問題的情景, 讓孩子想出各種解決辦法。

如“走路遇到一片水窪, 你將怎麼辦?”“你一個人找不到爸爸媽媽, 怎麼辦?”鼓勵並引導孩子多想。

想像的發展和思維、言語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對給寶寶講故事, 就能豐富幼兒的再創造性想像。 因為語言能激發幼兒想像, 激發幼兒廣泛的聯想, 謎語、故事接龍等都能鍛煉幼兒運用舊的知識聯想, 解決提出的新問題。 在對寶寶進行想像力訓練時, 父母更有耐心, 要循循善誘, 只有把孩子的想像引導到符合現實與科學的軌道上, 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插上科學的翅膀, 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