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腫瘤併發症的防治方法有那些

相信大家對腫瘤這種疾病並不陌生吧, 在我們的身邊每天也都會有大量的人群被查出患有腫瘤, 我國約80%患者發現惡性腫瘤時已是中晚期, 而造成患者痛苦、致殘、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是腫瘤併發症。 下面就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並為大家推薦幾種預防的方法。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腫瘤併發症的基本內容是:惡性腫瘤在發生發展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引起;由於手術、放化療(包括診斷)等導致的醫源性問題。 由此及彼而形成的因果關係, 可謂“城門失火, 殃及池魚”。 甚至對某些併發症是否發現及時、處理得當, 決定著腫瘤能否治癒或爭取進一步治療而得到長期生存機會, 其危害不言而

1、方法一:把中醫防病思想用於腫瘤併發症“未病先防”及“既病防變”是中基防病思想的重要方面。 《難經·七十七難》說:“所謂治未病者, 見肝之病, 則知肝當傳之於脾,

故先實其脾氣, 無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 ”這種“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主張用於防止腫瘤出血有一定臨床價值, 例如白血病患者因放化療引起骨髓抑制及血小板下降, 又應用激素干擾凝血機制, 很容易出血, 在沒出血前投以西藥止血藥是沒道理的, 但如給以養血健脾、補腎涼血中藥, 則對預防出血會有現實意義。

方法二:應用中醫四診發現腫瘤併發症的先兆。 現代醫學為腫瘤併發症的檢查提供了微觀的定量依據, 但無法囊括諸多的嚴重併發症, 更無法解決併發症的“先兆”。 中醫學所謂“有諸內者必形諸外”, 提示中醫四診可能提供併發症的先驅症狀, 是對西醫診斷學的重要補充。 例如曾遇一有胃出血史的胃癌患者,

查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指標及大便潛血檢查均無異常, 但逐漸面色紅潤、發熱亢奮、脈弦大, 舌紅舌尖出現紅點, 提示有“血熱妄行”的先兆, 不久患者突然嘔血1000ml。

方法三: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併發症。 應用中西兩套方法治療併發症常可提高療效。 例如應用抗生素後仍然高熱不退者, 應用犀角地黃湯或清開靈可協助降溫。 用萘普生、消炎痛治療癌性發熱可致大汗淋漓, 服用五味子、浮小麥等益氣固表中藥可止汗防虛脫。 阿黴素等蒽環類化療藥常引起心前區不適及心電圖異常, 口服中藥生脈飲常可糾正這種現象, 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常可在搶救中發揮長處, 如在彌漫性毛細血管內凝血的搶救中, 為了止血而用止血芳酸等止血藥,

這種藥稍有過量便會促進微血栓形成而減少組織灌流。 為了溶解血栓有時要用肝素等活血藥, 這在血小板減少情況下又易致出血, 在短期內既要止血又要溶解血栓的情況下, 稍有不慎便會出現用藥矛盾, 這時中藥配合常可改觀。 一是中藥止血藥如藕節、仙鶴草不增加血黏度, 配合肝素溶解血栓可排解出血之憂。 二是當歸、赤芍等養血藥活血而不致引起出血, 與西藥止血藥配合可防止形成微血栓。 三是三七、血余炭、蒲黃等中藥止血又活血, 這種雙向作用正好符合治療DIC既止血又活血的需要, 如能配合西藥則顯示出中西醫結合的特點。

積極的預防和治療可防止和治癒這些併發症, 使更多的腫瘤病人得到適當的治療和有效緩解。

在治療腫瘤急症之前, 應就幾項影響腫瘤急症診斷和治療的因素做出判斷, 並對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腫瘤病人有4種常見心理問題, 而如何解決這些心理問題, 對於增強病人的安全感與康復的信心意義重大。

2、角色紊亂一個人得了病, 就迫使他由一個常態社會角色轉換成病人的角色。 他需要停止平時擔任的工作, 不能照顧家庭, 反而需要親人照顧自己。 在臨床實踐中, 許多病人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角色轉換。 對事業的責任感, 對家庭的眷戀, 對所患疾病的擔心, 使病人產生恐懼、焦慮心理。

退化和依賴出於對疾病的擔心, 病人在行為上會產生退化。 自己能做的也要讓家人做,

過分依賴其家屬, 對醫院環境不能很快適應, 情感比較脆弱, 意志衰退。 依賴情緒是一種消極情緒, 會降低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 降低病人抵禦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不利於康復。

焦慮焦慮是對恐懼的自然反應, 多數病人在患病過程中都有所體驗。 恐懼得不到及時有效地解除, 會發展為無法克制的焦慮, 如心悸出汗、、頭痛、眩暈等, 病人往往對行為失去控制, 容易激動、缺乏耐心、發脾氣、自責和譴責他人。 梁樹菠指出, 焦慮的程度與個人的心理素質、受教育程度、生活體驗以及應對能力有關。

以上就是關於腫瘤併發症的一些防治方法, 其中大部分主要是中醫方面的療法, 中醫療法也許看起來耗時長, 療效不明顯, 但卻能從根本上逐漸的剔除併發症, 可以供大家參考。關心身體健康,熱愛生活,讓我們一起加強對腫瘤併發症這方面的瞭解吧。

可以供大家參考。關心身體健康,熱愛生活,讓我們一起加強對腫瘤併發症這方面的瞭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