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十個月寶寶退燒妙招

當家裡有了小寶寶之後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的歡樂, 當然在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中, 小寶寶也會患上一些疾病, 發燒是小寶寶比較容易出現的一個現象, 引起小寶寶發燒的原因比較多, 當小寶寶發燒的時候寶媽是冷靜面對, 如果小寶寶是發燒是反反復複的出現, 就要引起重視, 最好及時的帶小寶寶到醫院進行治療。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 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 使體溫慢慢地下降, 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 則表示需要溫熱, 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 表示需要散熱, 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 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 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體氣散出, 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 也會吸收體熱。

4、用退熱貼:

有助於散熱, 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 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 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 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 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 並防脫水。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 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寶寶發燒吃什麼好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 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 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

其實, 發高燒的寶寶, 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 因此, 發燒期間的寶寶, 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 發燒期間, 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 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 寶寶通常食欲下降, 若強迫寶寶進食, 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 由於不會咯痰, 往往咽到胃裡, 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 若進食過多, 容易出現嘔吐。 因此, 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 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 不宜吃海鮮或過鹹、太甜、過油膩的菜肴, 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 加重症狀。 但是, 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 以防寶寶營養不良, 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 適合少量多餐,

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 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