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主動脈瓣狹窄分度標準

人們平時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 其中身體健康的主要源泉在于心臟, 平時去醫院體檢的時候, 都必須要去檢查心臟的是一個器官, 心臟健康, 身體就能健康, 很多人會受到心絞痛, 眩暈和暈厥的困擾, 針對這種表現要看看是不是主動脈的問題, 來判斷一下主動脈瓣狹窄分度標準。

病因

主要由風濕熱的后遺癥、先天性主動脈瓣結構異常或老年性主動脈瓣鈣化所致。 由于左心室流出道的出口為主動脈口, 成人主動脈瓣口面積≥3.0cm2, 當主動脈瓣口面積縮小至正常的1/3或更多時, 才會對血流產生阻塞。

臨床表現

1.心絞痛

60%有癥狀患者, 常由運動誘發, 休息后緩解。 發生于勞累后, 也可發生在靜息時, 表明與勞累和體力活動不一定有關。 其產生的機制可能是由心肌肥厚, 心肌需氧量增加以及繼發于冠狀動脈過度受壓所致的供氧減少, 左心室收縮期室壁張力過高有關。

2.眩暈或暈厥

約30%的病人有眩暈或暈厥發生, 其持續時間可短至1分鐘長達半小時以上。 部分病人伴有阿-斯綜合征或心律失常。 眩暈或暈厥常發生于勞動后或身體向前彎曲時, 有時在靜息狀態, 突然體位改變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療心絞痛時誘發。 其產生機制尚不清楚, 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勞動使周圍血管擴張, 而狹窄的主動脈口限制了心輸出能力相應增加,

導致腦供血不足。 ②發生短暫嚴重心律失常, 導致血流動力學的障礙。 ③頸動脈竇過敏。

3.呼吸困難

勞力性呼吸困難往往是心功能能不全的表現, 常伴有疲乏無力。 隨著心力衰竭的加重, 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粉紅色泡沫痰。

4.猝死

占10%~20%, 多數病例猝死前常有反復心絞痛或暈厥發作, 但亦可為首發癥狀。 其發生的原因可能與嚴重的、致命的心律失常, 如心室顫動等有關。

5.多汗和心悸

此類患者出汗特別多, 由于心肌收縮增強和心律失常, 患者常感到心悸, 多汗常在心悸后出現, 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有關。

檢查

1.X線檢查

心影正常或左心室輕度增大, 左心房可能輕度增大,

升主動脈根部常見狹窄后擴張。 在側位透視下可見主動脈瓣鈣化。 晚期可有肺淤血征象。

2.心電圖檢查

重度狹窄者有左心室肥厚伴ST-T繼發性改變和左心房大。 可有房室阻滯、室內阻滯(左束支阻滯或左前分支阻滯)、心房顫動或室性心律失常。

3.超聲心動圖檢查

是明確診斷和判定狹窄程度的重要方法。 M型診斷本病不敏感和缺乏特異性。 二維超聲心動敏感, 可提供心腔大小、左室肥厚及功能。

4.左心導管檢查

當聲心動固不能確定狹窄程度并考慮人工瓣膜置換時, 應行心導管檢查。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左心雙腔導管同步測定左心室和主動脈壓, 或用單腔導管從左心室緩慢外撤至主動脈連續記錄壓力曲線;如左心導管難以通過狹窄的主動脈瓣口則可取右心導管經右心穿刺室間隔進入左室與主動脈內導管同步測壓。

計算左心室-主動脈收縮期峰值壓差, 根據所得壓差可計算出瓣口面積。 >1.0cm2為輕度狹牢, 0.75~1.0cm2為中度狹窄, 50mmHg或峰壓差達70mmHg為重度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