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學飲食與均衡營養介紹

想要擁有一個健康身體, 飲食是關鍵, 有很多人在飲食上都是比較隨意, 這樣對自身健康沒有任何幫助, 而且隨意的選擇一些食物, 也是會引發身體多種問題出現, 常見就是營養不良, 有很多女性都有這樣情況, 這就是錯誤飲食造成, 同時飲食沒有規律, 也是很容易出現這樣情況, 那科學飲食與均衡營養怎麼回事呢?

科學飲食與均衡營養: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食品), 生命在於營養。 我們每個人的樣子可以說是“吃”出來的。 是不是經濟發達了, 人民和生活水準提高了, 營養就跟得上了?不一定, 這裡在在一個均衡營養與健康飲食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都要重視營養, 因為營養不僅是個人問題, 而且是社會問題, 關係整個民族的問題。

一項資料表明, 中國40歲以上的人平均身高比日本高, 但40歲以下的則不如日本。 究其原因, 則是日本在二次大戰後, 食物嚴重缺乏,

但後來經濟發展了, 特別重視營養, 而且對均衡營養認識比較高。 經濟提高了, 並不等於營養就好了。 目前, 由於營養不良, 導致死亡的人數, 高於任何傳染病。 有資料顯示, 因為身體不好而導致經濟損失達300多億元。 造成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營養意識不高, 營養知識不夠。 認為人餓了就吃, 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 不認為吃飯也是一門科學。

營養問題是一個人文化素質的表現, 那麼怎樣利用食品, 保持自己的健康(健康食品), 靠的就是自己的基本營養知識。 沒有不好的食物, 只有搭配不好的食物。

衛生部通告全民的飲食八原則為:第一是食物多樣, 谷類(穀類食品)為主;第二是多吃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第三是常吃奶類、豆類製品;第四是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和葷菜;第五是掌握自己的飯量, 保持適宜的體重;第六是吃清淡、少鹽的東西;第七是飲酒要限量, 不要過度飲酒;第八是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品。

另外中國營養學會根據我國國民的實際情況擬建了了一個居民膳食食物寶塔, 分五層:第一層為寶塔底, 是穀類食物。 各種糧食中含的較多, 輕體力勞動者每天500克;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 一般正常人, 每天吃400~500克蔬菜, 100~200克水果;第三層是魚、肉、蛋等動物性食物。 一般是魚200克, 肉50~100克, 蛋20~50克;第四層是奶和牛奶。 一般人每天喝250~500毫升;第五層是鹽和糖。 鹽每天的食量不超過6克, 糖每天吃的不要太多。

願每個人都重視營養, 合理搭配膳食,

做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在對科學飲食與均衡營養認識後, 在飲食上一定要合理安排, 這樣對自身各方面才會有很好幫助, 而且飲食的時候, 每次也要適量進行, 同時蔬菜、水果每天都是要選擇的, 這些食物對身體各方面發展有很好準備, 因此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