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龍膽散的功效與作用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 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龍膽散, 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別名】 龍膽湯(《聖濟總錄》卷六十)。

【處方】 龍膽30克(去蘆、頭)木通30克(銼)土瓜根30克 石膏60克 犀角屑30克 梔子仁30克 川大黃30克(銼碎, 微炒)茅根1握(銼)川樸消30克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治急黃, 面目如金色, 煩躁, 渴欲飲水。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 以水300毫升, 煎至150毫升, 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處方】 龍膽(去蘆、頭)3克 梔子(去皮)10枚 黃連(去須)栝樓根 苦參 芍藥 青葙子各30克 大黃(銼,

微炒)黃芩(去黑心)芒消(研)各15克

【制法】 上十味, 搗研為散。

【功能主治】 治骨蒸熱, 羸瘦, 面目萎黃, 嘔逆上氣, 煩悶, 短氣喘急, 日晚便劇, 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6克, 米飲調下, 一日三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處方】 龍膽草1兩(去頭), 鐵粉2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陽毒傷寒, 毒氣在髒, 狂言妄語, 欲走起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不拘時候, 以磨刀水調下。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 龍膽1分, 熊膽(研)1分, 蝸牛(炒令黃)1分, 蘆薈(研)1分, 夜明沙(炒)1分, 麝香(研)1分, 青黛(研)半兩, 丹砂(水飛)半兩, 幹蟾頭(炙焦)1枚。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小兒疳渴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 米飲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處方】 龍膽(去蘆頭)1分, 木香1分, 熊膽(研入)1分,

蝸牛(炒黃)1分, 蘆薈(細研)1分, 夜明砂(微炒)1分, 地龍(微炒)1分, 麝香(細研)1分, 青黛半兩(細研), 朱砂半兩, 幹蟾頭1枚(炙令焦黃)。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一切疳, 日漸黃瘦。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 以粥飲調下。 更吹少許入鼻中。

【摘錄】 《聖惠》卷八十六

【別名】 龍膽湯

【處方】 龍膽1兩(去蘆頭), 木通1兩(銼), 土瓜根1兩, 石膏2兩, 犀角屑1兩, 梔子仁1兩,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茅根1握(銼), 川樸消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急黃。 煩躁, 渴欲飲水, 面目如金色。

【用法用量】 龍膽湯(《聖濟總錄》卷六十)。

【摘錄】 《聖惠》卷五十五

【處方】 龍膽1兩(去蘆頭), 川升麻半兩, 麥門冬3分(去心), 犀角屑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梔子仁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黃疸, 熱渴, 額上汗出, 手足熱, 小便赤澀。

【用法用量】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5分, 去滓, 加生地黃汁1合, 更煎1-2沸,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聖惠》卷十八

【處方】 龍膽3分(去蘆頭), 葛根1兩(銼), 桂心半兩, 葳蕤3分, 赤芍藥3分, 黃耆3分(銼), 石膏2兩, 麻黃3分(去根節), 大青3分, 川升麻3分, 甘草3分(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未得汗, 體熱煩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聖惠》卷十七

【處方】 龍膽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 焙), 知母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1分(生, 銼), 柴胡半兩(去苗)。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傷寒心脾熱, 唇幹舌腫, 口內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磨犀角溫水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一

【別名】 龍膽湯

【處方】 龍膽2分(去蘆頭), 甘草3分(炙微赤, 銼), 牡蠣1兩(燒為粉), 麥門冬3分(去心),

柴胡3兩(去苗), 川升麻3分, 犀角屑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勞黃, 額上汗出, 手足中熱, 四肢煩疼, 薄暮寒熱, 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 龍膽湯(《聖濟總錄》卷六十)。

【摘錄】 《聖惠》卷五十五

【別名】 龍膽湯

【處方】 龍膽1分(去蘆頭), 鉤藤1分, 柴胡1分(去苗), 黃芩1分, 桔梗1分(去蘆頭), 赤芍藥1分, 茯神1分,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蜣螂2枚(去翅足, 微炒),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人參1分(去蘆頭), 當歸1分(銼, 微炒)。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百病, 變蒸, 客忤, 驚癇, 壯熱不解。

【用法用量】 龍膽湯(《聖濟總錄》卷一六七)。

【摘錄】 《聖惠》卷八十八

【處方】 龍膽草。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傷寒發狂。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雞子清、白蜜化涼水送下。

【摘錄】 《仙拈集》卷一引《蘊要》

【處方】 龍膽、蘆薈、麝香、青黛(各別研)、黃連(去須)、羊子肝(切,

焙)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小兒幹疳, 瘦瘁, 鼻癢口瘡。

【用法用量】 每次半錢或1字, 吹鼻中及塗口中。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二

【別名】 龍膽飲

【處方】 龍膽草2錢, 梔子仁2錢, 防風1錢, 川芎1錢, 玄參1錢, 荊芥1錢, 山茵陳1錢, 甘菊(去萼)1錢, 楮實1錢, 甘草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肝熱, 烏睛浮腫, 赤暈昏疼。

【用法用量】 龍膽飲(《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摘錄】 《直指》卷二十

【處方】 龍膽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1分, 川升麻半兩, 檳榔1分, 川大黃1分(銼碎, 微炒),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鱉甲1分(塗醋炙令黃, 去裙襴)。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壯熱肚脹, 不飲乳。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 煎至5分, 去滓放溫, 漸與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二

【處方】 龍膽草、防風各等分(曬乾)。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盜汗有熱。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臨臥溫米飲調下。

【摘錄】 《直指》卷九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龍膽散的作用十分的廣泛, 所以現在很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用到臨床中, 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