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墨魚肚片湯的簡單做法

墨魚肚片湯是一款對人體非常有好處的滋補湯, 一說到魚, 大家都知道吃魚對身體好, 吃魚可以讓人變得頭腦聰明, 反應靈敏。 平常大家都習慣燉魚或者是煎魚, 其實, 能吃到魚的營養最好的做法就是煲湯。 如果是煎魚的話, 算是油炸食品, 起不到對身體好的作用;如果是燉魚的話, 需要加很多調料, 比如食鹽和醬油, 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用來煲湯的話, 既清淡又美味, 不僅可是吃到魚肉還可以喝到鮮美的魚湯, 這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下面來介紹兩種做墨魚肚片湯的簡單方法。

做法一

材料:豬肚600克, 墨魚幹100克, 胡蘿蔔50克。

調料:精鹽2小匙, 味精1小匙。

做法:

1.豬肚洗淨, 放入沸水中氽燙, 撈起沖涼後切片,

2.墨魚幹用溫水泡軟, 去掉墨魚的骨頭, 洗淨後切絲,

3.胡蘿蔔去皮、洗淨, 再切片,

4.砂鍋中倒適量水煮開, 放入豬肚片、墨魚絲和胡蘿蔔片, 燉3個小時, 加入精鹽、味精調勻即可。

做法二

食材用料:豬肚一個、幹墨魚2-3只、薑片一把、適量食鹽、少量生抽、少量胡椒。

菜譜做法:

1.墨魚用熱堿水浸泡2-3小時, 清洗乾淨(撕去表面的皮), 切絲(要豎切, 因為墨魚長了一身橫肉哦)用清水浸泡6-8小時, 期間換水2-3次

2.豬肚用鹽和麵粉揉搓後洗淨, 切絲

3.墨魚絲和豬肚絲加薑片, 放入砂鍋中, 加入4/5煲容量的水, 180度煲30分鐘, 160度90分鐘

4.起鍋5分鐘前加入適量的鹽和1-2勺生抽, 撒胡椒粉, 蔥花

魚肚補充資訊:

魚肚在食用前, 必須提前泡發, 其方法有油發和水法兩種, 質厚的魚肚兩種發法皆可, 而質薄的魚肚, 水發易爛, 還是採用油發較好。

1. 油發:黃魚肚、鱉魚肚等小型魚肚宜用油發。 先用溫水把魚肚洗淨瀝幹, 然後放進溫油鍋中炸, 油要保持低溫才能保證品質,

炸時不要炸焦發黃、外焦裡不透, 當魚肚炸到手一折就斷, 斷面如海綿狀時, 就可撈出, 但要注意魚肚因厚薄不一, 不會同時炸好, 發好的要先撈出, 以免過火。 黃唇肚、毛常肚、鱘魚肚等個頭大而厚的, 油發時, 先將魚肚在低溫油鍋中文火燜1-2小時, 見魚肚發軟後, 再用較旺的火提高油溫, 並不斷翻動, 直至魚肚脹大發足為止。 但火不可過旺, 否則, 易造成外焦裡不透;

2. 水發:先用清水把魚肚浸泡幾小時, 並洗刷乾淨, 放入燜罐裡, 加冷水燒開後離火, 待冷卻後再燒, 每天燒兩、三次, 兩天后取出, 用清水浸泡待用。

泡發魚肚時, 切忌與煮蝦、蟹的水接觸, 以免沾染異味。

魚肚適合人群:

1. 適宜腎虛之人滑精遺精、帶下者食用;適宜產後血暈者食用;適宜食道癌、胃痛者食用;適宜腦震盪後遺症者食用;適宜腎虧腰膝酸痛者食用;適宜痔瘡之人食用;

2. 魚鰾味厚滋膩, 胃呆痰多、舌苔厚膩者忌食;感冒未患者忌食;食欲不振和痰濕盛者忌用。

魚肚食療作用:

魚肚味甘、性平, 入腎、肝經;

具有補腎益精, 滋養筋脈、止血、散瘀、消腫之功效;

治腎虛滑精、產後風痙、破傷風、吐血、血崩、創傷出血、痔瘡等症。

魚肚做法指導:

魚肚配菠菜, 補血止血, 對孕期貧血和牙齦出血有預防性食療作用, 同時對便秘和痔瘡也有作用。

墨魚肚片湯最好的一個特點就是不用忌口, 一般所有人都適合喝這款湯, 它不挑人,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