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過午不食”真的有益健康長壽?

近日, 有媒體報導, 杭州29歲的小夥子5年“過午不食”, 結果胃粘膜廣泛充血糜爛, 長了兩個直徑大於2釐米的潰瘍, 還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這些年, 篤信“過午不食”的人不少, 主要是因為一直流傳的某著名中醫專家說“過午不食有益健康長壽”的說法, 而反對此說者也多將矛頭直指中醫。 那麼, “過午不食”真的是中醫推行的養生方式嗎?

“過午不食”出自佛教而非醫學

據考證, 醫家最早談論“過午不食”的是清初三大名醫之一的喻昌, 他在其醫案專著《寓意草》中, 介紹一例“血證兼痰證治法”時提到飲食調養的重要性,

提到飲食時間與痰濁化生相關, 從人體陽氣變化規律看, 中午之前陽氣漸旺, 可助脾運化, 不易生痰;午後陽氣漸衰, 此時再進食, 則飲食難化而變生為痰。

用現代營養學觀點看, 喻氏此說有一誤區, 人體是恒溫動物, 其消化吸收能力變化與整體健康狀態、活動方式和進食品種、數量相關, 和自然界的晨昏晝夜變化並不一致。

喻氏之所以援引佛教“過午戒食”談病後調護, 與他由儒入禪、由禪入醫的閱歷有關。 除喻氏外, 其他醫家異口同聲直指此說出自佛教而非醫學。 如陳岐說 “釋教過午不食”, 王孟英指“釋氏有過午不食之戒”, 曹慈山講“釋氏有過午不食之說”。

僧人午後會吃茶羹和“代茶飲”

僧人們之所以“過午不食”, 按趙朴初先生的解釋,

原因有二:一是僧人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 每天只托一次缽, 日中時吃一頓, 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二是過午不食, 有助於修定。

不過, 雖說過午不食, 但僧人為了誦經不打瞌睡, 會喝茶提神。 那時人們飲的茶並非清茶一杯, 而是茶羹一盞。 茶裡要放蔥、薑、棗、橘皮、(食)茱萸和薄荷等物一起煮後才吃。 別的不提, 單說大棗, 從現代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看, 血糖生成指數比葡萄糖還高!多吃倆棗也扛餓。

除了茶羹, 還有“代茶飲”給僧人吃, 做法是將黃芪、茯苓、葛根、薏苡仁等14味先搗碎, 再在炭火上烤出香味, 臼中搗成細末。 吃之前加上少許鹽、橘皮、蓽茇等煮熟, “煎以代茶”。 這方子裡, 茯苓、葛根、薏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 多吃幾盞也扛餓。

另外, 據趙朴初先生說:“我國漢族禪宗僧人從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 由於勞動的緣故, 晚上非吃東西不行。 所以在多數寺廟中開了過午不食的戒, 但是被視為‘藥食’。 ”可見, 佛教的“過午不食”也有靈活變通處。

“過午不食”要義是過午少食

多位醫家認為, “過午不食”並非過午禁食, 而是少食, “早飯可飽, 午後即宜少食, 至晚更必空虛”。 醫家們反對的是吃夜宵, “至於夜食尤當屏絕”。 早在唐代, 醫家王燾就反對夜食:“人至酉戌時後, 不要吃飯。 若冬月夜長, 性熱者須少食”。 酉、戌時相當於現代17到21點, 也就是說, 晚上9點之後最好不再進食, 即使吃也要少吃。

農耕社會民眾的作息習慣是“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太陽落山后再幹活兒要點燈熬油,

“性價比”不划算, 因此百姓多是天擦黑後就鑽被窩了。 中醫認為, 如最後一餐和入睡挨得太近可致食積不化而鬱結成病。

飲食有節才是正確的養生方式

古人養生強調:“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 ”其中的“食飲有節”就包括進餐定時、定量和五味調和等。 過午不食行不行?不行!“精”和繁體“氣”字裡都有個“米”, 人就指著水穀來養精氣呢。 半天不吃飯, 氣就不足了:“穀不入, 半日則氣衰, 一日則氣少矣”。

傳統中醫在餐制和食量上和現代營養學不謀而合, 都強調每頓少吃但多吃幾頓:“食欲數而少, 不欲頓而多”。 像相撲運動員那樣一天只吃一頓, 但食量超出脾胃的運化能力仍會傷身, “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所以食物總量要控制, “每日飯食只宜八分, 不可儘量”;餓過頭了再吃就很容易超量, “恐覺饑乃食, 食必多”。

正確的做法是定時進餐, 每餐少食, “常如飽中饑, 饑中飽。 ”

文/林殷(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康復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