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養髓"可防老 老年人長壽5大方法(1)

現在人們都想擁有健康的體魄, 可以延緩身體衰老, 尤其是腦的衰老的進程, 以達延年益壽的目的。 其實, 要實現這一目標, 就是要注重經常補充人體精髓的不足。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年過五旬的中老年人注意“養髓”, 可減少各種老年性疾病的發生。

中醫也認為“腦為髓之海”, 即腦是人體精髓彙聚的地方, 大腦的功能如何, 完全取決於腦髓的多少, 如果腦髓不足, 就會產生頭暈、記憶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與社交能力下降、癡呆等症狀;即使輕微的腦髓衰減, 也會導致人體精神活力減退、免疫力下降。

所以, 為防止腦功能衰退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要及時補髓養髓。 而中醫所說的“髓”, 包括人體骨骼中起造血作用的骨髓、脊椎管內的脊髓、顱腔中的腦髓, 還泛指滋養人體的精髓。

1、益腦髓

腦髓不足就會頭暈、記憶力下降, 出現耳鳴、兩目昏花、腰膝酸軟、注意力不集中等。 補腦髓以溫補腎元、填髓益陽為主, 有學者推薦可服由鹿茸、杜仲和骨脂組成的“腦髓膏”。

具體做法:將鹿茸9克、杜仲30克、補骨脂30克研細末, 每日早晚飯前各取1克, 加蜂蜜10毫升, 以沸水250毫升沖服, 連服3周。

2、補骨髓:

骨髓不足就會出現骨質疏鬆、骨折不易癒合、腰酸腿疼、小腿抽筋、牙齒鬆動等, 還會造成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貧血、免疫力低下等。 有學者推薦可服用蟲草烏雞湯補骨髓效果好,

可用蟲草花代替蟲草。

具體方法:將烏雞1只(去內臟和尾部)、牛脊髓50克、適量蔥薑放入燉盅, 加蓋隔水燉2小時後, 加入蟲草花3克, 再燉30分鐘即可。 每天早上食用, 每週1劑, 連食5周;而患有骨質增生 (俗稱骨刺)的中老年人可取:生白術100~200克, 加水3000毫升, 浸泡1小時後煮沸30分鐘即可, 然後趁溫熱泡洗患處。 每日1~2次, 每次20~30分鐘, 一般用藥半個月便可見效。

3、填腎髓

腎髓不足, 腎臟不能得到腎髓的充養容易導致小便渾濁、夜尿增多、尿頻尿急、下肢水腫、腰膝酸軟等症狀, 常見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等疾病。 填腎髓以補腎精為主, 有學者推薦可常食養腎鴨肉粥。

具體做法:將250克鴨肉洗淨, 加料酒、鹽煨20分鐘, 熬成鴨湯, 然後把100克粳米放入湯中煮成粥,

喝粥食鴨肉, 隔天1次, 連食2周。

注意事項:由於鴨肉是涼性的, 手腳冰冷、易腹瀉的體寒者, 可將粳米炒至微黃後使用, 這樣能中和鴨肉的涼性, 將保健的作用最大化。

4、清髓熱

髓熱的人常表現為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大便秘結, 易患紫癜、白血病等。 處理:及時清除髓熱。

具體方法:首先, 要清淡飲食, 少食辣椒、花椒、韭菜、蔥蒜等刺激性食物, 不要吸煙酗酒, 少吃油膩煎炸食物。 其次, 要平和心態, 避免情緒激動、憂思等。 最後, 有學者推薦可飲用小薊茶以清髓熱:取小薊10克、卷柏10克, 以沸水300毫升沖泡, 代茶飲用, 每日1~2劑, 長期服用。

5、養髓功

人們要多注意鍛煉身體, 養髓功尤為適合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其可疏通經絡、填補精髓, 長期堅持還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具體方法:兩手重疊(男子左手在下, 右手壓左手;女子右手在下), 置於頭頂, 手心對準頭頂正中百會穴, 推動頭皮旋轉, 一吸一呼為一息, 一息轉1圈。 逆時針轉8圈, 吸氣時由右向左轉前半圈, 呼氣時由左向右轉後半圈。 如此再順時針轉8圈。 然後在百會穴上按3次, 按時吸, 抬時呼, 如此為1節, 每天清晨做3~4節即可。 做時不要低頭, 頭要儘量向上頂。

6、叩齒

因為“齒為腎之餘”, 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叩齒”。

具體方法:早、晚上下叩齒30次。 叩畢, 如果能嚼食幾枚核桃, 效果則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