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莧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蜀本草》:《圖經》說有赤莧、白莧、人莧、馬莧、紫莧、五色莧, 凡六種, 惟人、白二莧實入藥用, 按人莧小, 白莧大, 馬莧如馬齒, 赤莧味辛, 俱別有功, 紫及五色二莧不入藥。

2.《本草圖經》:人、白二莧, 亦謂之糠莧, 亦謂之胡莧, 亦謂之細莧, 其實一也, 但人莧小而白莧大耳。 霜後方熟, 實細而黑。 紫莧莖葉通紫, 吳人用染菜瓜(一作染爪)者。 諸莧中此無毒。 赤莧, 亦謂之花莧, 莖葉深赤

【拼音名】Xiàn

【別名】莧菜、人莧、紅人莧、雁來紅、老少年、十樣錦、老來少、三色莧、青香莧、老來變、秋紅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莧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aranthus tricolor L.[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A. gangeticus 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 莖直立, 粗壯, 綠色或紅色, 分枝較少, 高80-150cm。 葉互生;葉輛長3-10cm, 綠色或紅色;葉片卵形、菱狀卵形或披針形, 長4-12cm, 寬3-7cm, 綠色或常成紅色、紫色或黃色, 或部分綠色加雜其他顏色, 鈍頭或微凹, 基部廣楔形, 全緣或波狀, 無毛。 花簇腋生, 球形, 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 上都呈稍斷續的穗狀花序, 花黃綠色, 單性, 雌雄同株;苞片及小苞片卵狀披針形, 先端芒狀, 長約4mm, 膜質, 透明;等片3, 披針形, 膜質, 先端芒狀;雄蕊3;雌蕊1, 柱頭3裂。 胞果卵狀長圓形, 長於果實, 熟時環狀開裂, 上半部成蓋狀脫落, 包乾宿存花被片內。 種子黑褐色, 近於扁圓形, 兩面凸, 平滑有光澤, 邊緣鈍。 花期5-8月, 果期7-9月。

【生境分佈】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有時逸為半野生。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高溫、強光, 要求短日照。 對土壤要求不嚴, 耐鹼、耐旱。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 春季播種, 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為21-22℃, 苗高10~15cm時定植, 擇陰天或傍晚進行, 株、行距40~50cm。

【性狀】性狀鑒別 莖長80-150cm, 綠色或紅色, 常分枝。 葉互生, 葉片皺縮, 展平後呈菱狀卵形至披針形, 長4-10cm, 寬2-7cm, 先端鈍或尖凹, 具凸尖, 綠色或紅色、紫色、黃色, 或綠色帶有彩斑;葉柄長2-6cm。 穗狀花序。 胞果卵狀矩圓形, 蓋裂。 氣微, 味淡。

【化學成份】莖含亞油酸(linoleic acid)為主要成分的不飽和脂肪酸及棕櫚酸(palmitic acid)[1]。 葉中有莧菜紅甙(amaran-thin)[2],棕櫚酸,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 花生酸(arachic acid), 菠菜甾醇(spinasterol)[1], 單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 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igalactosyldiglyceride), 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酯(trigalacto-syldiglyceride), 三醯甘油(triglycerides), 甾醇(sterols), 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3],

維生素(vitamin)A、C、B和核黃素(ri-boflavine)[4]。 地上部分含正烷烴(n-alkanes), 正烷醇(n-alka-nols)和甾醇類(sterols)等[5]。 全草揮發油分析存在56個化學成分, 包括15個醇(alchols), 5個酯(esters), 13個醛(aldehydes), 8個酮(ketones), 3個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s), 9個酸(acids)和5個其他成分[6]。

【藥理作用】本品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正烷烴類、正烷醇類、16-三十一烷酮、甾醇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皆為革蘭陽性菌)、大腸桿菌、綠膿假單胞菌和克雷白桿菌(皆為革蘭陰性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其中, 16-三十一烷酮及甾醇類的抗菌作用強於正烷烴類[1, 2]。

【性味】甘;性微寒

【歸經】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通利二便。 主痢疾;二便不通;蛇蟲螫傷;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煮粥。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液熏洗。

【注意】

1.脾弱便溏者慎服。

2.《本草求原》:脾弱易瀉勿用。

惡蕨粉。

3.《隨息居飲食譜》:痧脹滑瀉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