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骨折後多久長骨痂

骨折對於人們的身體傷害來說是非常大的, 而且在骨折以後對於自己骨頭的功能性也是會受到一些影響的, 所以說就必須要進行功能性鍛煉, 這樣才可以逐漸恢復的, 而且還會隨著恢復期間的推移長出來骨痂的,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這個時候就要多注意臥床休息的, 不要活動太長時間的。

三、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是骨折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促進骨折癒合防止併發症和儘早恢復患肢功能的重要條件。 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 充分發揮病人的積極性, 遵循動靜結合、整體和局部結合、主動和被動結合、階段性和持續性結合的原則, 儘早進行功能鍛煉及其康復治療。

1. 骨折早期一般是指傷後1至2周內。 由於患肢腫脹、疼痛, 且骨折容易再移位, 此期功能鍛煉的目的是促進患肢血液迴圈, 消除腫脹, 防止肌萎縮。 其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作舒縮活動,

骨折部上下關節暫不活動, 而身體其它各關節均應進行功能鍛煉。

2. 骨折中期一般指骨折2周以後, 腫脹基本消退, 局部疼痛緩解的一段時間。 由於骨折端已纖維連接, 日趨穩定, 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或借助于功能康復器逐步活動骨折處的上下關節。 動作要緩慢輕柔, 逐漸增加活動次數、運動幅度和力量。

3. 骨折後期骨折已達臨床癒合標準, 內外固定已拆除。 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 消除肢體腫脹和關節僵硬, 並輔以各種物理和藥物治療, 儘快恢復各關節正常活動範圍和肌力。

四、輔助治療

骨折患者在進行功能鍛煉的同時, 配合實施一些輔助治療對促進骨折的癒合是有一定幫助的。 常見的輔助治療有:

1.物理療法 常用的有電、熱、磁、光、波、水等為主要原理的儀器, 對促進骨折癒合有一定療效。

2.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是祖國傳統醫學, 以中藥、推拿、按摩、針灸為主要手段, 通過舒筋活絡, 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促進骨折癒合。

3.藥物治療 常用於消炎、止痛、消腫的目的。

5. 營養治療 通過調節飲食, 補充有利於骨折癒合的營養成分, 也有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