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治愈未來的傷痛

幾年前,諷刺小報《洋蔥》刊登了一篇關于“創傷前應激障礙”的文章,這篇文章基于來自未來退伍軍人事務部的調查。 根據該報告,創傷的受害者,經歷了“生動的,超現實的, 超前的”令人不安的戰爭, 這些戰爭還未發生。 盡管如此, 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士兵提前經歷了戰爭的地獄。

這個故事對某些人是不敬的,是冒犯的, 但是它很有趣。 因為記住未來的想法是荒謬的。

真是這樣嗎?顯然,我們不能調動還未發生的事情的記憶, 但我們可以生動地想象未來事件。 幾乎沒有的關于歷經可怕戰爭的愿景真的可能在發生之前使士兵精神上受到創傷嗎?

兩個心理科學家相信是這樣的,并且他們一直在努力驗證創傷前應激障礙的概念。 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Dorthe Berntsen和來自杜克大學的大衛·魯賓被士兵可能會被想象中的未來“傷害”激起了興趣, 就像他們在心理上被過去傷害。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他們開始研究創傷前應激是否類似有據可查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癥狀,或創傷后應激障礙——值得注意的是,侵略性的和令人不安的圖片和夢境,增加了不安,應避免這些消極的觸發點。

Berntsen有一段時間一直在研究一群丹麥2009年在阿富汗作戰的士兵的心理健康和行為狀況。 在這個特殊的研究中,她和魯賓研究了丹麥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第七分隊——他們花了六個月在赫爾曼德省的前方作戰基地。 在那里,士兵們遭到了敵人猛烈的攻擊。 一半是參與戰斗的士兵,報道中他們中的十分之七殺了敵兵。

但是科學家們在這些士兵離開丹麥之前開始采訪他們。 他們從軍后,但部署參戰之前五到六周、軍事心理學家收集士兵的心理健康各個方面的數據,

包括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的一個清單。 他們還收集其他臨床信息,其中一些可以構成一個創傷前應激障礙的癥狀清單。 這些本質上都類似創傷后應激癥狀,但它專注于未來,而不是過去。 士兵在阿富汗時也被采訪了,回家后兩次受訪——分別在回家三個星期,三個月后。 所以科學家們能夠看到,首先, 是否創傷前應激是一種真實的現象,第二,是否創傷前應激反應是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發展的一個危險因素。 也就是說, 是否對未來有著可怕想象的士兵更有可能(相比其他有類似的戰斗經驗的士兵)在服役后遭受創傷后應激障礙?

兩種假設都被證明是真的。

最根本的是,博森和魯賓顯示士兵經歷對未來可能的非自愿,侵入性的想象——加上情緒激發和試圖避免的影響, 與經歷過去真實的戰爭發生應激障礙是在同一水平的。 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創傷前和創傷后應激反應是兩個主觀不同表現相同的潛在現象。 更重要的是,他們證明了士兵創傷前應激測試得分最高的——當還在家里, 沒有參與戰爭部署的時候——之后經歷了越來越強烈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癥狀。

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臨床心理科學》即將出版的一篇文章中,顛覆了我們目前了解的創傷后應激障礙和過去有關的認知。 有趣的是,這些發現符合神經科學研究, 研究表明情景記憶和未來預測在大腦結構中有重疊區域。

研究對治療結果也有影響,科學家們說。 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如暴露療法——專注于在記憶中呈現的過去的創傷性事件。 這些療法有一個很好的記錄,但這些新發現表明,他們可能也會增強對未來的想象。 研究結果也表明了注意力療法的效用,這種療法不針對特定類型的精神內容,但對過去和未來不愿提及的想象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