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告訴你怎麼吃出美麗肌膚
肺主皮毛, 肺氣充足皮膚滋潤柔軟, 肺氣虛弱, 皮膚乾燥, 白色慘澹, 採用潤肺生津、祛風活血的方法調理, 可使人肺氣充沛, 皮膚細膩紅潤。 由於脾氣不足, 肝氣鬱結, 腎氣虧損, 均可使人面部皮膚呈現黃褐斑、黑斑, 採用健脾補腎, 理氣疏肝方法調理, 可使面部皮膚, 色素減退和消失。 腎精虧損, 精血不足可使人脫髮、白髮、毛髮稀疏、枯焦, 採用補腎益精, 益氣養血的方法調理, 可促進毛髮的生長, 使毛髮烏亮稠密, 光亮有彈性, 因為“發為血之餘, 發為腎所主, 腎之華在發, 血之榮在發”。 五臟六腑虛損, 肝鬱不疏, 可使人兩眼乾澀、視物昏花、無神、呆滯,
腎陽不足, 胃氣熾盛, 可使人牙齦萎縮、齒根外露、鬆動不堅, 採用滋腎益胃, 養血活血, 祛風清熱的方法調理, 可使牙齒堅固、不易損壞, 因為“腎主骨, 齒為骨之餘”。 脾胃受損, 影響食物的吸收, 氣血的生化, 可使人失於營養, 骨瘦如柴, 皮膚乾燥, 體弱多病, 採用健脾開胃、滋陰益氣的方法調理, 可使肌肉豐滿, 骨肉充實, 健康活力。 過食甘肥, 脾腎氣虛, 痰濕瘀濁, 凝於體內, 引起肥胖(指單純性肥胖), 採用化痰利濕、溫陽健脾、清熱瀉火、消滯化瘀的方法調理, 可達到健康體重的標準。
食物養顏, 必須持之以恆, 長期食用有益美容的食物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憑一時之興, 是不會有立竽見影的效果的。
飲食偏嗜, 過度飲食、長期嗜食刺激性食物、酗酒、吸煙、起居不規律等不良嗜好都影響身體的健美、容顏的俊麗。
三因原則辨證調
運用食物美容抗衰應當遵循因人、因時、因地辨證施食的原則。 因人即根椐自我的體質有針對性的選擇食物, 如體質偏寒的人要選擇熱性的食物:芝麻、牛肉、羊肉、核桃、羊乳、黃油等。 體質偏熱的人要選擇涼性的食物:蔬菜、水果、多纖維、低熱量食物, 體質偏瘦的人要選擇澱粉高、糖份高、健脾胃、豐肌壯體的食物。 因時即根據外界宏觀氣候的變化選擇適宜的食物, 來調節適應季節對人體的影響,
我國研究食物對美容養顏作用的記載, 最早見於成書東漢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中分列上品中品下品三類, 上品120種中列有92種有美容養顏功效。 它闡述的美容功效多為明日、輕身、通神明、堅骨齒、去面黑斑, 好顏色、潤澤、不老等。
唐代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 是我國最早的食療專著, 從食物的角度闡述了291種食物對人體的作用,
《普濟方》的《補虛駐顏色附論》指出:“夫血氣者人之神, 又心者塵之本, 神之變, 其華在面, 其充在血脈。 服藥以駐顏色, 當以益氣血為先, 倘不如此, 徒區區於膏面染髭之術, 去道遠矣。 ”張仲景指出:“崇飾其末, 忽棄其本, 華其外而悴其內, 皮之不存, 毛將安附焉?”中醫理論的基礎是整體觀: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