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朋友圈的偽養生 總有一條坑過你

“每天堅持做這個動作, 一年不感冒”“少吃甜食, 不得糖尿病”“一家人得了癌症, 竟然是因為這個生活習慣”“天天喝檸檬水能防癌”……如今, 這樣的“養生秘笈”充斥著微信朋友圈, 每條看起來似乎都有理有據, 說得頭頭是道, 有的甚至義正言辭, 仿佛不立即照辦就健康不保, 但事實上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謠言, 很多養生方案連醫生都沒聽說過。

偽養生一:猛喝檸檬水能抗癌

魏爺爺是位知識份子, 今年70歲, 患有胃癌。 一開始, 他看到微信上說吃番薯等粗糧可以抗癌, 就一天三餐吃, 結果體力下降, 整個人筋疲力盡。

後來他又聽說喝檸檬水防癌, 飯也不吃了, 每天只喝檸檬水, 結果免疫力嚴重下降, 還拉肚子, 身體也越來越消瘦。 最後聽說靈芝好, 天天吃靈芝, 為了省錢, 魚肉都不吃了, 大半年折騰下來, 身體越來越差, 連路都走不動了, 只得進醫院治療。

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羽認為, 人類壽命延長, 主要是因為精糧而非粗糧。 雖然常吃精糧, 可能會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但也不能因此過分強調粗糧, 包括檸檬水等。 人體的酸鹼度由內在因素決定, 非要改變, 對機體反而有摧垮作用。 更何況喝檸檬水能否將體質變成鹼性, 因為沒有科學論證, 誰也不知道。 另外, 靈芝和蟲草的服用也要因人而異。 靈芝偏涼, 有的人吃了會拉肚子、泛酸水;蟲草偏熱,

不是人人都能吃。

劉羽提醒, 微信裡流傳的養生內容, 大部分以標題吸引眼球,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養生保健要科學, 看到或聽到一些顛覆性的養生理念時, 一定要慎重, 求證醫生後再試。

偽養生二: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老人們常常語重心長地說:“每天要喝夠8杯水啊。 要不然對你的身體不好啊。 ”我們大多數人都很聽話, 老老實實地每天喝很多水來保持健康。

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腎病科主任冉靖指出, 每個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樣, 喝多了不但無益健康, 還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人體攝取的水分除了經由排汗或呼吸時排出外, 仍需經由腎臟來代謝, 如果水喝得太多, 腎臟排水量增加, 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易讓腎臟功能衰竭,

反而易影響腎臟的健康。 而且, 體內的電解質會因為被太多的水稀釋, 引發電解質不平衡的危險。

中醫認為, 水能補陰、養陰, 是滋陰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 並將喝水視為人的第一養生法。 但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 卻忽略了在日常飲食中也會攝取水分, 比如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飲料都帶有水分, 三餐至少占了500毫升。 因此, 每天喝的水必須低於1600毫升~2000毫升, 否則就會飲水過量, 腎臟病或心臟病患者甚至需要限水, 以免危及生命。

偽養生三:房間擺放洋蔥防感冒

近日, “放一顆洋蔥在房間內可有效防感冒”的帖子在微信圈裡被頻頻轉發, 據稱是因為洋蔥能吸附空氣中的病菌, 可“預防感冒”。 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肺病科主任黎勁松表示,

這個說法不靠譜。 “僅靠洋蔥散發的氣味根本無法抵抗細菌和病毒。 ”他解釋, 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 免疫力正常的人經對症治療, 一周左右能痊癒。

洋蔥主要成分是含硫化合物、類黃酮化合物、苯丙素酚類化合物、甾體皂甙類化合物、含氮類化合物、前列腺素類以及鈣鐵磷等微量元素。 其中, 含硫化合物有抑菌抗癌的作用, 含氮類化合物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類黃酮化合物有抗氧化的作用。

“這些作用聽上去很美, 但如果真正要達到防病效果, 有個前提, 有效成分必須被人體吸收且達到一定劑量。 ”黎勁松認為, 把洋蔥擺放在家裡, 除了聞點氣味之外, 起不到防病作用。

“吃洋蔥倒是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有一定防感冒效果。 ”黎勁松指出, 洋蔥味辣, 性微溫, 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 生吃洋蔥可預防感冒。 洋蔥中白皮洋蔥適合生吃。 同時, 洋蔥還有抗老化、降血糖、助消化以及清血的作用。

黎勁松提醒大眾, 預防感冒不能輕信偏方, 需科學預防。 其中最首要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注意休息, 適量喝水, 室內勤通風多換氣。 同時, 加強運動鍛煉, 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於預防感冒很重要。

識別“偽養生”切忌盲目嘗試

那麼多的養生帖, 如何判斷它可信不可信?專家介紹了三個“凡是”幫人們識別各類目前盛行的養生知識。 凡是宣稱某一樣食物能“抗癌”的, 基本上就不可信;凡是看到“一項研究在老鼠身上獲得什麼什麼結果”這種文字就要長個心眼兒了,

大量的“偽養生”帖喜歡拿動物實驗來說事;凡是只說食物的好處, 不說劑量、副作用和禁忌的, 也沒有任何意義。

遇到各式各樣的“養生知識”, 大家應該多留個心眼, 自己先想想這些內容的真偽, 在平時也可以學習掌握一些正確的知識, 以識別出不靠譜的養生法。 普通人很關注自身健康, 但缺少一定的專業判斷力, 於是就會被一些煞有其事的帖子唬住, 去轉發或進行嘗試。 還有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聽信網上各種飲食的禁忌。 所以, 在嘗試這些“養生知識”之前, 最好先對其進行一定的瞭解, 如果實在無法辨別, 最好諮詢有關專家, 而不是自己盲目嘗試。 (蔣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