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膝蓋創傷性關節炎症狀

膝蓋出現創傷性關節炎, 在生活當中比較常見, 所謂的創傷性關節炎, 主要是因為一些意外的傷害, 一些損傷性的外傷性的關節炎, 這時候對於患者的危害是比較大的, 早期常常會導致關節疼痛, 會引起關節僵硬, 會使行動不便等等, 到了晚期容易導致反復發病的情況, 我們來瞭解一下。

膝蓋創傷性關節炎症狀

1.症狀

(1)早期受累關節疼痛和僵硬, 開始活動時較明顯, 活動後減輕, 活動多時又加重, 休息後症狀緩解, 疼痛與活動有明顯關係。

(2)晚期關節反復腫脹, 疼痛持續並逐漸加重, 可出現活動受限, 關節積液、畸形和關節內游離體, 關節活動時出現粗糙摩擦音。

2.體征

(1)步態不同的病情可有其特殊的病理步態創傷性關節炎為抗痛性步態, 即行走時, 當患側足著地後, 因負重疼痛而迅速更換健側足起步, 以減少負重, 故患肢邁步小。

(2)畸形因負重力的改變可出現下肢畸形,

如膝關節內、外翻。 若膝外翻角大於15°, 內翻兩膝間距大於5cm稱為膝內、外翻畸形本病臨床以內翻畸形多見。

病因

1.暴力外傷

如墜壓、撞擊等造成骨關節內骨折、軟骨損壞、關節內異物存留等, 使關節面不平整, 從而使其遭受異常的磨損和破壞。

2.承重失衡

如關節先天、後天畸形和骨幹骨折成角畸形癒合, 使關節負重力線不正, 長期承壓處的關節面遭受過度磨損與破壞。

3.活動、負重過度

如某些職業要求肌體的某些關節活動頻繁或經常採取某種特定姿勢, 或重度肥胖, 或截肢後單側肢體承重等, 均可造成積累性損傷, 導致相應關節的關節面的過度磨損和破壞。

診斷

1.有慢性積累性關節損傷史或有明顯的外傷史, 發病過程緩慢。

2.早期受累關節酸痛, 運動僵硬感, 活動後好轉, 但過勞後症狀又加重。

3.後期關節疼痛與活動有關, 活動時可出現粗糙摩擦感, 可出現關節交鎖或關節內游離體, 關節變形。

4.X射線檢查, 可見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關節面硬化關節邊緣有程度不等骨刺形成。 晚期可出現關節面不整, 骨端變形, 關節內有游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