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良薑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à Gāo Liánɡ Jiānɡ
【別名】大良姜、山姜、良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大高良薑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ipiniagalanga(L.)Willd.
採收和儲藏:2-3月採挖, 除去莖葉及雜質,
【原形態】大高良姜, 多年生叢生草本, 高1.5-2.5m。 根莖粗壯, 圓形, 有節, 棕紅色並略有辛辣味。 葉2列, 無葉柄或極短;葉片長圓形或寬披針形, 長30-50cm, 寬6-140cm, 先端急尖, 基部楔形, ;邊緣鈍, 常棕白色, 兩面無毛或背面有長柔毛;葉舌長5-10mm, 先端鈍。 圓錐花序頂生, 直立, 鑫花, 長14-32cm, 徑4-8cm, 花序軸上密生柔毛, 多分枝;總苞片線形, 長約20cm;小苞片披針形或狹長圓形, 長1-2cm;花綠白色, 清香;花萼管狀, 頂端不等的3淺裂, 有緣毛;花冠管與萼管略等長, 裂片3, 長圓形, 唇瓣倒卵形至長圓形, 長2.5-3cm, 寬8-12mm, 基部成爪狀, 有紅色條紋;雄蕊1, 與唇瓣基部;子房下位, 無毛, 花柱細長, 柱頭略膨大。 , 蒴果長圓形, 不開裂, 長1-1.5cm, 寬約7mm, 中部稍收縮, 熟時橙紅色。 種子多角形, 棕黑色。 花期6-7月, 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曠野的草地或灌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性狀】
性狀鑒別:根莖呈圓柱形, 有分枝。 長8-12cm, 直徑2-3cm。 表面紅棕色或暗紫色, 有波浪形的淡黃色葉痕形成的環節, 節間長0.5-Icm, 具縱皺紋;根莖下側有根痕。 質堅韌, 不易折斷, 斷面灰棕色或紅棕色, 纖維性, 皮部占2/3, 內皮層明顯, 維管束星點明顯可見, 木部與皮部分離。 氣芳香, 味辛辣。 以分枝少、色紅棕、氣香烈者為佳。
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薄壁細胞。 皮層薄壁組織中散有外韌型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 中柱維管束外韌型, 維管束鞘纖維的壁厚, 層紋明顯, 胞腔細小, 可見紋孔;木質部有3-6導管。 薄壁細胞含澱粉粒;薄壁細胞間有較多的分泌細胞,
【化學成份】根莖含栓皮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 樟腦(camphor), 桉葉素(cineole), 丁香油酚(eugenol), α-和β-蒎烯(pinene), 檸檬烯(limonene), 4-松油醇(4-terpineol), 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 乙酸胡椒酚酯(chavicol acetate), 乙酸香茅酸酯(citronellyl acetate), 乙酸牻牛兒醇酯(geranyl acetate), 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 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 芳-薑黃烯(ar-onrcumene), β-甜沒藥烯(β-zisabolene), 十五烷(pentadeca-ne), 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 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 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 乙酸丁香油酚酯(eugenol acetate), 胡椒酷(chavicol), 反式-β-金合歡烯(tran-β-rnsene), 高良薑素(galangin), 3-甲基高良薑(3-methylgalangin), DL-l′-乙酸氧基胡椒酚乙酸酯(DL-l/′-acetoxy-chavicolacatate DL-l′-乙醯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DL-l′-ace-toxyeugenol acetate), 反式-3, 4-二甲氧基桂皮醇(trans-3, 4-dimethoxycinnamyl alcohol), 反式-4-甲氧基桂皮醇(trans-4-methoxycinnamyl alcohol), 反式-4-羥基肉桂醛(trans-4-hydroxycinnamaldehyde), l′-羧基胡椒酚乙酸酯( 1′-hyd]xy-chavicol acetate), 二-(對-羥基-順-苯乙烯基)甲烷〔p-hy-droxy-cis-styryl)methane, 二乙酸-反式-對-香豆醇酯(trans-p-coumaryl alcohol diacetate), 二乙酸-反式-松柏醇酯(trans-coniferyl diacetate), [1′S]-1′-乙醯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S]-1′-acetoxychavicol acetate〕, [l′S]-l′-乙醯基丁香油酚乙酸酯
【藥理作用】
1.祛痰作用:大高良薑的石油醚提取物對家兔有較好的祛痰作用,
2.抗潰瘍作用:所含l′-乙醯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1′-乙醯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對Shay大鼠胃潰瘍有顯著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根莖的水煎劑以0.25%- 0.75%濃度對離體腸管有興奮作用。 揮發油在體外對結核桿菌、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鑒別】理化鑒別: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醚10ml, 浸15分鐘, 時時振搖, 濾過。 濾液揮幹後得芳香辛辣的油狀物, 加濃硫酸1滴與香草醛結晶1粒, 顯棕色或黃綠色。 (檢查黃酮類)
【炮製】
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 洗淨, 潤透, 切厚片, 乾燥, 篩去灰屑。
飲片性狀: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厚片。 周邊棕紅色或棕黃褐色,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主胃脘冷痛;傷食吐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5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注意】《雲南中藥志》:胃熱者忌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