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中醫怎麼辯證治療咳嗽方法

咳嗽是獨立的病症, 又是肺系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 是秋冬季常見病症。 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較為複雜, 臨床必須詳審病機分型辨治, 才能儘快地治癒。 用中成藥時, 必須證、藥相符才能功效顯著, 藥到病除, 否則無效甚或加重病情。 我們現在說說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疾病, 相當於現代醫學中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部分支氣管擴張症、慢性咽炎等。

一、一般中醫通常將咳嗽分為外感咳嗽(風寒襲肺、風熱犯肺、風燥傷肺)和內傷咳嗽(痰濕蘊肺、痰熱鬱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 分七個證型。

1.風寒襲肺。 咳嗽,

痰稀薄白, 咽癢, 常伴鼻塞、流清涕、噴嚏、惡寒頭痛、肢節酸痛, 舌苔薄白, 脈浮緊等。 治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可選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黃、蘇葉、前胡、杏仁、桔梗、陳皮、半夏、茯苓、枳殼等組成), 每次服1丸, 每日3次, 用淡姜湯或溫開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還有麻黃止嗽丸、解肌寧嗽丸、小青龍合劑(沖劑)等, 也可參考選用。 忌吃生冷油膩食物。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風熱犯肺。 咳嗽, 咳聲粗亢, 痰稠色黃, 咯痰不爽, 伴有發熱惡風、頭痛汗出、咽幹口渴、鼻流黃涕, 舌紅苔薄黃, 脈浮數等。 治宜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可選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貝母、大青葉、桑白皮、金銀花、杏仁、枇杷葉、黃芩、前胡等中藥組成), 每次服1丸,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還有桑菊感冒片、川貝止咳露、蛇膽川貝液(散)等, 也可參考選用。 寒咳、胃寒嘔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風燥傷肺。 秋冬氣候乾燥傷肺, 主要表現為乾咳無痰, 或痰黏稠難出、痰中帶血絲、鼻燥咽幹、身熱口渴, 舌尖紅、苔薄黃而幹, 脈細數等。 治宜清熱潤燥、生津止咳。 可選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貝母、麥冬、青蘿蔔、鮮藕、蜂蜜等製成), 每次服15克, 每日2次, 溫開水調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還有羊膽丸、萊陽梨膏等, 也可參考選用。 忌食辛辣香燥、肥膩及過於寒涼之品, 宜戒煙。

4.痰熱鬱肺。 咳而氣喘, 痰多色黃黏稠, 不易咯出, 口鼻氣熱、口苦咽幹、咽痛喉腫、胸痛胸悶, 舌苔黃, 脈弦數等。 治宜清肺瀉火、化痰止咳。 可選用二母寧嗽丸(由浙貝母、知母、石膏、黃芩、梔子、栝樓皮、桑白皮、五味子、陳皮、茯苓、甘草等組成),

每次服1丸,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氣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 可參考選用。

5.痰濕蘊肺。 咳嗽多痰、痰白而黏, 痰出即咳止, 伴有胸脘脹悶、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飲食減少、噁心嘔吐、大便時溏, 舌苔白膩, 脈濡滑等。 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可選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陳皮、白附子、白術、枳實、膽南星、海浮石、當歸、知母、天花粉等組成), 每次服6克,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還有二陳丸、橘紅丸等, 也可參考選用。

6.肝火犯肺。 咳時面赤、咽幹口苦、痰滯咽喉, 只咳不出、量少質黏或如絮條, 胸脅脹痛、咳時引痛、症狀隨情緒波動, 舌紅、苔薄黃少津, 脈弦數。 治宜清肺瀉肝、順氣降火。

可選用黛蛤散、瀉白散加減(桑白皮、地骨皮、黃芩、山梔子、丹皮、青黛、海蛤殼、粳米、甘草等)。 注意保持心情舒暢。

7.肺陰虧耗。 久咳不止, 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伴有形體消瘦、口燥咽幹、聲音嘶啞、潮熱盜汗、胸部隱痛, 舌質紅少苔, 脈細數等。 治宜養陰潤肺、化痰止咳。 可選用養陰清肺丸(由生地、玄參、麥冬、川貝母、白芍、丹皮、薄荷、甘草等組成), 每次服1丸,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還有百合固金丸、蛤蚧養肺丸等, 也可參考選用。

如果咳嗽日久不愈, 痰少色白清稀, 伴有氣喘、聲低無力、疲倦畏風, 自汗心悸、面色蒼白、手足欠溫, 易患感冒, 舌淡苔薄白, 脈細弱無力等, 出現肺氣虛的, 治宜補肺益氣、化痰止咳。 可選用人參保肺丸(由人參、五味子、杏仁、玄參、枳實、砂仁、罌粟殼、麻黃、甘草等組成),

每次服1丸, 每日3次, 溫開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還有補肺丸、利肺片等, 也可參考選用。

二、在選方用藥時要特別注意以下要點:

1.注意分清外感與內傷。 外感咳嗽多是新病, 起病急、病程短, 常在天氣變化受涼後突然發生, 實證居多。 內傷咳嗽多為久病, 起病緩慢, 常反復發作, 病程長, 邪實正虛居多。

2.注意辨別咳嗽聲音及發作時間。 咳聲高揚者屬實症, 低弱者屬虛症。 咳聲嘶啞、病勢急而病程短者, 為外感咳嗽;病勢緩而病程長者則屬虛症。 早晨咳嗽陣發加劇, 咳嗽連聲重濁, 痰出咳減者, 多為痰濕或痰熱咳嗽;午後咳嗽加重或夜間有單聲咳嗽, 咳聲輕微短促者, 多屬肺燥陰虛;夜臥咳嗽加劇,

少氣或伴氣喘者, 為久咳致喘的虛寒症。

3.注意辨痰的顏色、性質及數量。 痰少或乾咳無痰者, 多屬燥熱、陰虛症;痰多者, 常屬痰濕、痰熱或虛寒症。 痰白而稀薄者屬風、屬寒。 痰白而稠厚者屬濕;痰黃而黏稠者屬熱。

三、預防的重點在於提高機體衛外功能, 增強皮毛腠理禦寒抗病能力。 若有感冒及時診治。 若有久咳自汗者, 可酌選玉屏風散(黃芪、白術、防風)、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服用。

對於咳嗽的預防, 首先應注意氣候變化, 防寒保暖, 飲食不宜甘肥、辛辣及過鹹, 嗜酒吸煙等不良習慣尤當戒除, 避免刺激性氣體傷肺。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以增強體質, 提高抗病能力。 平素易於感冒者, 配合防感冒保健操, 面部迎香穴按摩, 夜間足三裡艾熏。

外感咳嗽,如發熱等全身症狀明顯,應適當休息。內傷咳嗽多呈慢性反復性發作,尤其應當注意起居飲食的調護,可根據病情適當選食梨、萊菔、百合、荸薺、枇杷等。注意勞逸結合。緩解期應堅持“緩則治本”的原則,補虛固本以圖根治。

夜間足三裡艾熏。

外感咳嗽,如發熱等全身症狀明顯,應適當休息。內傷咳嗽多呈慢性反復性發作,尤其應當注意起居飲食的調護,可根據病情適當選食梨、萊菔、百合、荸薺、枇杷等。注意勞逸結合。緩解期應堅持“緩則治本”的原則,補虛固本以圖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