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感冒發燒怎麼治

感冒發燒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狀況,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 好多人出現這些症狀都不給予足夠的重視, 甚至連藥都不吃, 不過長期拖延甚至會造成病情進一步的發展, 下面就來介紹一些治療方法.

一、刮痧拔罐、搓揉背部及手指肚。 感冒時在脊柱兩側(膀胱經), 從上(大椎穴之上)往下(至腰部), 先刮痧, 再拔罐(火罐最佳, 其次為真空氣罐), 每次留罐15分鐘, 連續拔2~3次。 無論風寒風熱還是內熱外寒型感冒, 均可使用, 尤其是對外感風寒(不出汗、頭身痛、鼻塞、流清涕為特徵), 可起到立竿見影效果。 對於孩子(10歲以下)不便拔罐的, 可用手反復搓揉背部正中及手指頭肚, 至局部發熱或潮濕有汗出。

二、用生薑10片(也可加一把艾葉)煮水泡腳或洗澡, 至身熱或微汗出, 可祛散風寒、通暢經脈, 又不至於加重咽痛等“上火”症狀。

三、生薑3片、蔥白3段(1段1寸, 或帶蔥根), 洗淨煮水喝, 起去風寒作用, 用於沒有嗓子疼的感冒。 若有嗓子疼, 則不用。

四、飲食應溫和、清淡、好消化;忌生冷、油膩、酒肉、高蛋白及過甜、過鹹食物;飲食七八分飽或暫時一兩頓不吃飯。 這可能與很多人的認識恰好相反, 多數人覺得生病了, 要吃“好的”, 可是肉、蛋、奶等“有營養”的東西屬於食物中的“補品”, 而感冒發燒多是急性實證, 要儘快宣通清泄, 吃“好的”猶如“火上澆油”, 會加重病情或使感冒復發。 溫和清淡好消化的飲食則利於減輕脾胃負擔, 促進消化功能恢復。 另外要多喝溫開水, 多排尿, 既有利於防止發熱傷津, 又起到加快代謝、排出“毒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