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別讓你的寶寶變成小胖子

育兒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 另一些媽媽卻為孩子吃得多吃得胖長得快而“自豪”, 而另一些媽媽卻為孩子不肯吃或瘦而犯愁。 其實孩子太胖或發育過快同樣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麻煩, 媽媽們, 別讓你的寶寶變成小胖子。

寶寶“胖”是好事還是需要警惕?

顯然, 認為孩子胖了好, 是錯誤的。 大量的研究證實, 胖不但不是好事, 而且需要警惕。 這是因為, 肥胖會孩子惹來很多麻煩:肥胖可導致30多種疾病, 讓小胖子可能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 肥胖還會導致孩子反應變慢, 大腦變笨,

學習成績下降。

兒童時期, 尤其是嬰幼兒時期的肥胖, 往往是脂肪細胞數量的增多導致的肥胖。 這種肥胖可能持續到成年后, 給減肥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肥胖導致兒童過早發育, 影響孩子長個子, 導致孩子身高不夠理想或達不到預期身高。

肥胖會給兒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傷害, 甚至影響肥胖兒童的正常交際活動。

兒童期肥胖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2型糖尿病的風險。

顯然, 肥胖為全球的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 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怎樣的寶寶算是小胖子?

如何簡單大體上判斷孩子可能已經肥胖?這就需要結合孩子的月齡或年齡、體重、身高或身長。

從直觀上來說, 如果感覺孩子明顯比同齡孩子胖或重,

且奶類或飯量很大, 則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已經超重或肥胖。

不同月齡的孩子身高、體重都有一個參考范圍, WHO及中國都有一個能夠反映孩子動態發育的曲線圖。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從網上或資料獲取, 然后將寶寶的身高體重安月玲或年齡標記在圖上,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重明顯超出正常范圍, 就要警惕孩子的體重是否達到超重或肥胖了。

如果懷疑孩子體重可能超出正常, 要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 發現有肥胖的趨勢, 就要及時干預。

為什么現在胖寶寶越來越多?

很多媽媽不理解, 感覺自己家的孩子吃的不多, 可怎么就胖了呢!還有媽媽納悶, 母乳喂養的孩子也會肥胖。

其實, 導致寶寶單純性肥胖的原因可能很多,

包括遺傳基因, 如節約基因的存在, 導致一些寶寶更容易肥胖

還有的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已經開始胖了, 出生就是巨大兒, 導致持續性肥胖。 而出生體重是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 由于追趕加速等, 隨后同樣容易發生肥胖。

讓孩子出現了肥胖, 歸根結底還是寶寶攝入的能量超過了寶寶的需要量, 。

哪些行為舉動會造成寶寶變成小胖子?

相對母乳喂養, 奶粉喂養的寶寶更容易肥胖, 這是因為容易奶粉喂養容易造成喂養過度, 奶瓶讓孩子吃起來太容易, 不知不覺就過量了。

但母乳喂養的孩子也會肥胖, 這可能是乳母的飲食過于油膩, 導致母乳脂肪含量高, 能量高。 也有臨床研究提示, 6個月以后, 夜奶吃得多的孩子哪怕是母乳喂養也可能發生肥胖。

家長認為孩子胖了更健康的錯誤認識, 導致過度喂養, 也是小小朋友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于大一點的兒童, 飲食過油膩、快餐吃得太多、進餐速度過快、甜飲料或甜食攝入過多、高能量零食攝入過多以及不吃早餐等都可能成為肥胖的影響因素。

有調查提示, 兒童肥胖與我國經濟增長相關, 這也提示, 經濟條件好了, 但由于攝入的飲食結構不合理, 總能量超標, 卻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了新的問題。

胖寶寶就是營養過剩嗎?是否可能還有其他營養素的缺乏?

很多人認為小胖子就是營養過剩。 其實, 這種說法不夠恰當。 胖, 可能只是能量過剩, 不能代表營養素的過剩。 很多胖小朋友反而更容易造成維生素D缺乏等問題。

這是因為, 胖了以后, 脂肪組織或細胞或儲存一些脂溶性維生素, 如維生素D等, 導致胖小朋友血液中的維生素D不足, 而出現缺乏的癥狀。 由于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等, 缺乏后嬰幼兒期更容易出現佝僂病。 較大的兒童導致抽筋等缺鈣的表現。 同樣, 胖子也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等營養不良問題。

日常生活中, 父母應該如何規范好寶寶的飲食, 避免寶寶變成小胖子?

既然胖了不但沒有好處, 還會帶來很多壞處, 那就要避免孩子出現肥胖。 父母需要規范好寶寶的飲食:

準媽媽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 多咨詢專業營養師, 盡量避免寶寶出生時就是巨大兒。

寶寶0-6個月盡量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的孩子明顯比人工喂養的孩子發生肥胖的幾率要低。

母乳喂養也會肥胖, 乳母比較胖, 且進食大量的含油脂的食物, 乳汁中脂肪含量就會高, 容易導致寶寶肥胖。 因此乳母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 不攝入過度的含油脂過多的食物等, 注意控制飲食總能量。 同時注意喂養方式, 盡量直接讓孩子吸吮乳汁, 做到需要多少, 吃不多, 容易控制量。 不得已時才將乳汁擠出來放入奶瓶。

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 則需要控制總奶量及喂養速度, 寶寶需多少則喂多少, 而不是拼命的灌孩子。 有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點長胖點, 使用孔徑較大的奶嘴或私自將奶嘴孔改大, 這種做法都需要警惕。

為6-12月的寶寶合理安排奶量及輔食的關系, 避免過多的輔食或奶量導致總能量超標。

對于1歲以后的寶寶,同樣需要有合理的個體化飲食方案,避免飲食合理,飲食能量既不能低,也不能過多。

定期給寶寶體檢,發現有超重或肥胖趨勢要及時調整。對于已經是超重或肥胖的兒童,則需要在專業營養(醫)師指導下,合理減肥。 避免過多的輔食或奶量導致總能量超標。

對于1歲以后的寶寶,同樣需要有合理的個體化飲食方案,避免飲食合理,飲食能量既不能低,也不能過多。

定期給寶寶體檢,發現有超重或肥胖趨勢要及時調整。對于已經是超重或肥胖的兒童,則需要在專業營養(醫)師指導下,合理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