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這10種東西,你是不能和人共用的

傳統文化告訴我們要善於和別人分享東西, 這樣的人才是道德品質上美好的人。 我們熟悉的孔融讓梨的故事, 不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嗎。 到了今天,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冷漠疏遠了許多, 人們習慣獨自享用一件東西, 分享這件事已經很少發生。 但是在熟悉的人之間, 偶爾共用一樣東西還是比較常見的。 大家覺得沒什麼, 關係那麼好, 共用一下也沒什麼, 早就習以為然。 但是, 有些東西是不能共用的, 比如下面的這10樣東西:

香皂。 如果認為香皂是用來殺菌消毒的, 可以隨便取用, 那你就錯了。 香皂底部通常較濕, 會成為雜菌滋生的溫床, 研究發現, 香皂上的細菌可在不同使用者間交叉傳染。 美國疾控中心建議, 儘量減少使用公共香皂, 改用洗手液。

帽子和梳子。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意見, 帽子和梳子直接接觸頭部, 共用恐怕會傳播真菌。 此外, 頭部因接觸枕頭、床單以及沙發等,

會沾染蟎蟲, 一旦共用帽梳容易交叉感染。

指甲刀。 修理指甲時, 如果不慎弄破皮膚, 共用指甲刀就可能感染通過血液傳染的病菌, 如丙肝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建議使用修甲工具後最好用酒精消毒。

瓶裝飲料。 同喝一瓶飲料, 容易通過唾液接觸感染咽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甚至腦膜炎。 因此還是各喝各的飲料, 或者倒到杯子裡分享。

耳機。 耳機長期使用很容易沾染細菌, 共用就會讓細菌“耳耳相傳”, 尤其是學校機房等公共場所配置的頭套式耳機, 更要注意定期消毒。

化妝品。 唇膏、睫毛膏之類化妝品大多都含有防腐劑, 本身具有殺菌作用, 共用較為安全。 但使用者若患紅眼病、流感等傳染病, 就不能共用了。

剃鬚刀。 剃鬚刀極易劃破皮膚, 沾染血液, 共用很容易傳播乙肝病毒等。 凡容易見血的物品都不宜共用, 使用後要注意消毒。

牙刷。 共用牙刷會令刷毛沾染的病菌經由口腔感染, 尤其當使用者牙齦或口腔有傷時, 刷毛易沾染血液, 加大了傳染的危險性。

耳環。 閨蜜間經常互換耳環等飾品戴, 如果在耳洞乾燥的情況下戴一般沒事, 但摘下時可能劃破耳洞, 從而沾染血液, 再借給他人的話, 就易通過血液傳播各種病毒。 因此, 耳環取下後要進行清洗消毒。

止汗劑。 走珠式止汗劑本身沒有殺菌作用, 共用可能會把汗水裡的細菌、真菌傳染給他人, 如要共用, 請換用噴霧式止汗劑。

當然, 我們也不是完全不知道有的東西不能喝別人共用。

只是礙於彼此的交情, 不好意思拒絕。 某些時候你給人共東西, 就會影響彼此之間的交情。 這個就需要友人直接彼此相互理解了。 至於發生的公共區域的共用, 這個就需要出門的時候, 多帶一些備用的東西或者可替代使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