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遲遲不來真的是正常現象嗎
每個月來一次的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與否的標誌, 月經的週期長度一般是28天到30天左右, 提前或者是延後七天之內是屬於正常範圍的, 這個延長期限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的, 但是如果超出了這個七天的時間, 那麼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面臨健康威脅了。
月經推遲被稱為是月經不調的一種, 也會影響到女性中樞神經、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以及子宮健康的各種因素, 均有可能導致經期的推遲, 可發生在有排卵性的月經週期內, 也可以發生在沒有排卵性的月經週期中間, 如果是育齡婦女發現自己月經推遲了十天以上,
排除妊娠可能後還有什麼情況能導致經期推遲?
在我們排除掉妊娠的可能性之後, 還是經期推遲的話, 那麼我們就要仔細的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了健康問題。
藥物導致經期推遲:如果是服用了含有激素類的藥物,
內分泌失調:肥胖、過度的節食、起居無常、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等都是有可能引起女性的內分泌失調的, 從而發生經期的推遲,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體重,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要出現內分泌失調的情況。
腎虛:腎虛也是會導致經期推遲的, 或者是經量少而質薄, 經色是黑色的或者是暗淡的顏色, 在這種情況下, 還會伴隨著腰部酸痛、夜尿多、白帶多、質色稀淡、舌苔薄白等。
血寒:這種寒應該是先天體質引起的虛寒, 外感寒邪或者是食用寒涼食物,
精神因素導致經期推遲:比如精神緊張、精神壓力大、環境改變等心理因素,
感覺月經推遲, 七天以內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但是超過七天我們就要注意了, 這很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出現毛病了, 我們要及時治療, 千萬不要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