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熬夜“報復”的是什麼?

這幾天, “報復性熬夜”一詞風靡網路。 意思是, 大家白天太忙, 晚上明明困得厲害, 也要吃夜宵、刷手機、玩遊戲, 非熬到兩三點睡覺才覺得“擁有了生活”。 許多人一聽, 紛紛跟帖“是我、是我”。

熬夜傷身。 不管為什麼, “熬”多了都是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但上班族尤其是年輕人深陷“報復性熬夜”, 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說起來, 這種現象源于補償心理:白天忙得喘不過氣, 就希冀在深夜彌補遺憾。 就像網友點評的那樣, “報復性熬夜”, 是當代都市人被工作擠壓得失去生活後所做的“負隅頑抗”。

話題紮心, 也很真實。 當下, 工作侵蝕生活的現象相當普遍。

無論企業還是機關、體制內還是體制外, 點燈熬油乃家常便飯。 更要命的是, 其中除了部分確因時間緊任務重不得不為, 很多加班存在“被加班”之嫌。 或因管理和安排不科學, 明明不是急活, 非要臨下班攢材料, 非要晚上八九點開大會, 非要週末搞調研。 或因觀念誤區, 將加班等同於積極。 明明任務已經完成、下班時間已到, 非要比拼看誰熬得久、走得晚, 有的公開提出“5+2、白加黑”, 甚至“3516”工作法, 每天三小時吃飯、五小時睡覺、十六小時工作。 如此疲勞戰術形式主義, 又能收穫幾分實效呢?

不過, 即便懂得了這些道理, 許多人依然無法好好享受法定公休時間。 “局長辦公室的燈亮著, 科長的燈沒關”, 你敢踏實走?週末公司撥來“連環奪命Call”,

你敢不馬上接?誰不想“看看世界”, 但公司明裡暗裡鼓勵“全年不休”, 你敢休年假?在這樣的氛圍之下, 大多數勞動者的話語權很小, 沒有多少說“不”的空間, 也沒有說“不”的勇氣。

從這個意義上說, 呼籲上班族健康生活, 根本上需要改變工作侵蝕生活、侵佔公休的現狀。 這要靠體制機制的完善, 也靠法律法規的落地, 以剛性力量給勞動者撐腰。 特別是領導幹部、高層管理者, 得帶頭按標準休假, 優化單位企業的文化。 當工作的歸工作, 生活的歸生活, 人們才不會“報復性”攪亂生活節奏。 務實高效、張弛有度, 也將不斷啟動幹事創業的續航能力。 (湯華臻/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