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春季養肝臟八食譜

目錄:

第一章:初春養肝吃佳餚

第二章:低脂菜的烹飪技巧

第三章:5款滋血養肝的食療粥

編者按:春季人體代謝猛然加快, 很多毒素都會在這時候悄然聚集、這時我們就必須要注意養好肝臟了。 你知道如何養肝嗎?你知道吃什麼可以養肝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能養肝護肝的食物以及養肝茶。

初春養肝吃佳餚

春天是萬物萌發生長的季節, 當你看到春芽吐綠春花爛漫時, 你可能不知道, 在你的身體裡有些地方也在像春花一樣開始生髮, 需要你好好地呵護, 那就是肝。 按中醫的說法, 肝屬五行中的木,

正是春天生髮的, 所以春季是保肝養肝的重要季節。 只要注意搭配家常菜, 你的肝就能像樹木一樣滋潤、生長.帶給你一年的健康。

1.香菇豬肉片

原料:鮮香菇200g, 鮮裡脊肉250g, 尖椒、洋蔥適量。

做法:

①鮮香菇洗淨切片, 用開水氽燙備用。

②裡脊切薄片, 加蛋清澱粉糊攪拌均勻, 下開水中煮熟撈出。

③鍋內加少許油, 放入蔥, 薑、蒜片煽炒一下, 將尖椒, 洋蔥塊放進鍋中, 翻炒幾下, 隨即加入香菇、肉片、少許雞湯續炒。

④細醬油、鹽、雞精調昧, 放澱粉汁勾芡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益氣和血, 乎肝解毒。

2.雞蛋黃花炒豬肉

原料:雞蛋3個, 黃花菜100g, 裡脊肉150g。

做法:

①黃花菜洗淨去根, 雞蛋炒熟備用。

②裡脊肉切絲, 用開不氽燙至熟。

③鍋內加少許油, 將惹花、薑片煸炒一下,

再加入少許雞湯。

④將雞蛋花、肉絲、黃花菜放入鍋中, 加鹽、雞精調味後, 翻炒片刻即可出鍋。

功效:滋肝養血平肝, 補虛益精。

3.糖醋青魚片

原料:青魚半條, 香菇150g, 玉蘭片150g, 油萊150g。

做法:

①青魚去除皮和骨頭, 切成小片備用;香菇、玉蘭片;油菜用開水氽燙備用。

②用少許鹽、胡椒粉、雞精將魚片醃漬入味後上鍋煎熟。

③鍋中人番茄醬、糖、醋、鹽調味後, 將番茄醬煮開並勾芡。

④將魚片、香菇;玉蘭片依序擺好, 並將調好的番茄醬汁澆在上面。

⑤盤邊擺油菜即可。

功效:補氣化濕, 散淤解毒, 開胃益肝。

4.豬肝燒豆腐

原料:豬肝200g, 豆腐300g, 胡蘿蔔100g。

做法:

①豬肝煮八成熟後備用, 豆腐和胡蘿蔔用開水氽燙。

②豬肝和胡蘿蔔和切薄片, 豆腐切厚片。

③鍋中加少許油;下蔥花、薑末、蒜片煽炒一下,

爆出香味。

④將豬肝、豆腐、胡蘿蔔、下鍋, 加少許雞湯、鹽、雞精、醬油調味, 最後用澱粉勾芡即可。

功效:滋補肝腎。

5.紅棗枸杞牛筋湯

原料:紅棗4個, 枸杞100g, 牛筋150g。

做法:

①將牛筋煮熟切片備用。

②砂鍋中放人雞湯、紅棗、枸杞、牛筋同煮30分鐘。

③湯中加鹽、雞精、少許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腎, 強筋骨。

6.杞菊排骨湯

原料:構杞子15-20粒, 甘菊花朵, 排骨1斤, 鹽l小匙。

制法:

①排骨川燙去浮末、洗淨。

②排骨加水熬湯, 待排骨熟時再加鹽。

③將枸杞子、甘菊花用清水快速清洗, 瀝可。

功效:清熱降火、清肝明目、

補腎益氣。 體質極為虛寒, 如下日猶覺畏寒而肢端冰冷者不宜。

7.蜜糖紅茶

紅茶葉5克, 放保溫杯內, 以沸水沖泡, 加蓋燜片刻;調適量蜂蜜、紅糖。 每日飯前各飲1次, 能溫中養胃。 此茶適用於春天肝氣偏旺,

脾胃功能不佳。

8.蓮心茶

原料產:幹蓮子心3克, 綠茶1克

制法:將蓮子心與茶葉一起放人茶杯內, 用剛燒沸的開水, 沖泡大半杯, 立即加蓋, 5分鐘後可飲。 飯後飲服。 頭泡蓮心茶, 快飲盡時, 略留餘汁, 再泡再飲, 直至沖淡為止。

功效:清心火, 通血脈。

低脂菜的烹飪技巧

一般地說, 烹飪用油的作用有二:一是補充人體必需脂肪酸, 幫助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等)的吸收;二是滿足烹飪加熱與調味的需要。 但是, 如果日常飲食不限制脂肪攝人, 不僅影響胃腸道活動, 引起消化不良, 而且會導致肥胖, 誘發冠心病、高血壓、膽結石、高血脂等病症。 雖然脂肪可以使菜肴口感油潤, 滑嫩, 增加香氣, 但單靠脂肪來調味,

其作用還是很有限的。

低脂菜掌握一些烹飪技巧, 低脂菜也能清鮮、爽口、滑嫩。 下面, 介紹烹製美味低脂菜的技巧, 並推薦幾款家中可操作的低脂菜。

○技巧一, 多用鮮湯調味

鮮湯可以增加菜肴的鮮味, 使菜肴味道醇厚、回味久長。

鮮湯可以是葷湯, 也可是素湯。 製作葷湯, 原料可用骨頭、雞鴨肉, 少用肥肉。 方法是先將原料洗淨, 剁成小塊, 再加入水中焯開, 撇去浮沫, 最後加足水分, 用小火燉90分鐘左右。 製作素湯, 應選新鮮、清味的原料, 如鮮筍, 蘑菇、香菇, 豆芽、蘿蔔豆腐、山藥、芹菜等, 可鮮筍與蘑菇、香菇搭配, 豆芽與豆腐、山藥搭配, 蘿蔔與豆腐搭配, 蘿蔔與芹菜搭配。 方法是將原料洗淨、切塊後放入鍋中, 加足水, 用旺火煮30分鐘。

○技巧二, 多用燉、燜,

要想低脂萊味道鮮美, 應多用燉、燜、炒, 少用紅燒方法烹調。 燉、燜出來的菜肴半湯半菜, 菜的味道主要是在湯裡;炒來的菜肴可突出原料鮮、嫩、脆的質感。 用燉、燜、炒法烹調菜肴時用油量不多, 而紅燒菜肴一般都要有一定量的油脂, 否則口感不佳。

○技巧三, 清爽, 低脂涼拌菜

瓜果蔬菜類原料不用太多的油烹調, 可突出其清鮮的原味。 對一些很“吃油”的蔬菜, 可以適當改變烹調方法, 如茄子可以紅燒、清炒, 也可以涼拌, 紅燒與清炒用油較多, 而涼拌用油則比較少。 再比如, 薺菜等野菜口感較粗, 採用炒的方法烹調, 固然清鮮油亮, 但用油較多, 可改用涼拌或加鮮湯製作湯菜。

動物類原料中, 魚、蝦、禽、蛋等用油較少。 如果選用畜肉, 烹調時可用蒸、氽、煮等方法,用炒的方法製作時,可將原料切成片,加鹽、澱粉抓拌均勻,先在沸水鍋中氽燙熟,再下鍋與配料拌炒勻。

動物原料沸水燙熟後,加調料拌勻後製成涼拌菜,同樣清鮮爽嫩,非常可口。

以下幾款低脂菜,可供參考製作:

薑汁肉片

原料:豬裡脊肉150g,嫩生薑絲50 g,淡色醬油10g,雞精2g,芝麻油5g。

制法:1.將豬裡脊肉洗淨,切成薄片。2.鍋中放入清水,上旺火燒沸,將肉片放人鍋中並用筷子劃散。水再沸後,將肉片撈入碗中。3.把嫩生薑絲(切好後不可用水浸泡)放在肉片上,依次加入雞精、醬油和芝麻油,趁熱拌勻即可。

特點:豬裡脊肉質地細嫩,佐以生薑,非常可口。營蕎成分以蛋白質為主,脂肪含量較低。脂肪含量:豬裡脊肉為6.5%,芝麻油為99.7%,總的脂肪含量約為15g,而一份普通的炒肉片用油約為30g。

熗魚片

原料:淨黑魚肉150g,黃豆芽20g,青椒20g,紅椒20g,生薑末10g,淡色醬油20g,鹽lg,幹澱粉5g,雞精2g,芝麻油5g。

制法:1.將黑魚肉切成薄片,放入盤中,加鹽拌至魚片起黏,再加幹澱粉拌勻。2.黃豆芽洗淨,青、紅椒分別切成絲,分別入沸水鍋中燙熟,放入盤中。

3.鍋中加清水燒沸,魚片下鍋劃散,微沸時將魚片撈出,放在豆芽及青、紅椒絲上,再撤上生薑末。4.醬油、雞精、芝麻油放入碗中,加10g燙魚片的湯拌勻,澆在魚片上即可。

特點:魚片細嫩,豆芽、青椒,紅椒脆嫩可口,黑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配上黃豆芽和青椒、紅椒,維生素C的含量也比較豐富。此菜脂肪含量為11.6g,而一份普通炒魚片的用油量為30g。

涼拌茄子

原料:嫩茄子300g,蒜泥10g,淡色醬油15g,香醋2g,雞精1g、麻油5g。

制法:1.茄子去蒂洗淨,放入盤中,蒸熟後取出晾涼,撕成條。2.蒜泥放入碗中,加入醬油、醋、雞精和芝麻油調勻,澆在茄子上拌勻即可。

特點:茄子細嫩香濃,清爽開胃。此菜脂肪含量極低,僅為5.4g,口感較滑爽,是夏季佐餐佳品。

同樣以茄子為主料的菜,杭州菜蝦籽茄段約需用豬油50g。

5款滋血養肝的食療粥

1.豬肝綠豆粥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淨同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後,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2.決明子粥

炒決明子10克(中藥店有售),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後加入冰糖即成。該粥清肝、明目、通便。對於目赤紅腫、畏光多淚、高血壓、高血脂、習慣性便秘等症效果明顯。

3.枸杞粥

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後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特別適合那些經常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4.桑葚粥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乾淨,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冰糖。該粥可以滋補肝陰,養血明目。適合於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鬚髮早白等症。

5.梅花粥

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續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結語:春季養肝不僅僅要會吃,還要會睡覺。小編建議您不要熬夜,為了您的身體健康,晚上儘量在11點之前睡覺。(文章原載于《益壽寶典》,刊號:2012.02,作者:韋衛清,魯華,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烹調時可用蒸、氽、煮等方法,用炒的方法製作時,可將原料切成片,加鹽、澱粉抓拌均勻,先在沸水鍋中氽燙熟,再下鍋與配料拌炒勻。

動物原料沸水燙熟後,加調料拌勻後製成涼拌菜,同樣清鮮爽嫩,非常可口。

以下幾款低脂菜,可供參考製作:

薑汁肉片

原料:豬裡脊肉150g,嫩生薑絲50 g,淡色醬油10g,雞精2g,芝麻油5g。

制法:1.將豬裡脊肉洗淨,切成薄片。2.鍋中放入清水,上旺火燒沸,將肉片放人鍋中並用筷子劃散。水再沸後,將肉片撈入碗中。3.把嫩生薑絲(切好後不可用水浸泡)放在肉片上,依次加入雞精、醬油和芝麻油,趁熱拌勻即可。

特點:豬裡脊肉質地細嫩,佐以生薑,非常可口。營蕎成分以蛋白質為主,脂肪含量較低。脂肪含量:豬裡脊肉為6.5%,芝麻油為99.7%,總的脂肪含量約為15g,而一份普通的炒肉片用油約為30g。

熗魚片

原料:淨黑魚肉150g,黃豆芽20g,青椒20g,紅椒20g,生薑末10g,淡色醬油20g,鹽lg,幹澱粉5g,雞精2g,芝麻油5g。

制法:1.將黑魚肉切成薄片,放入盤中,加鹽拌至魚片起黏,再加幹澱粉拌勻。2.黃豆芽洗淨,青、紅椒分別切成絲,分別入沸水鍋中燙熟,放入盤中。

3.鍋中加清水燒沸,魚片下鍋劃散,微沸時將魚片撈出,放在豆芽及青、紅椒絲上,再撤上生薑末。4.醬油、雞精、芝麻油放入碗中,加10g燙魚片的湯拌勻,澆在魚片上即可。

特點:魚片細嫩,豆芽、青椒,紅椒脆嫩可口,黑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配上黃豆芽和青椒、紅椒,維生素C的含量也比較豐富。此菜脂肪含量為11.6g,而一份普通炒魚片的用油量為30g。

涼拌茄子

原料:嫩茄子300g,蒜泥10g,淡色醬油15g,香醋2g,雞精1g、麻油5g。

制法:1.茄子去蒂洗淨,放入盤中,蒸熟後取出晾涼,撕成條。2.蒜泥放入碗中,加入醬油、醋、雞精和芝麻油調勻,澆在茄子上拌勻即可。

特點:茄子細嫩香濃,清爽開胃。此菜脂肪含量極低,僅為5.4g,口感較滑爽,是夏季佐餐佳品。

同樣以茄子為主料的菜,杭州菜蝦籽茄段約需用豬油50g。

5款滋血養肝的食療粥

1.豬肝綠豆粥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淨同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後,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2.決明子粥

炒決明子10克(中藥店有售),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後加入冰糖即成。該粥清肝、明目、通便。對於目赤紅腫、畏光多淚、高血壓、高血脂、習慣性便秘等症效果明顯。

3.枸杞粥

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後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特別適合那些經常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4.桑葚粥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乾淨,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冰糖。該粥可以滋補肝陰,養血明目。適合於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鬚髮早白等症。

5.梅花粥

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續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結語:春季養肝不僅僅要會吃,還要會睡覺。小編建議您不要熬夜,為了您的身體健康,晚上儘量在11點之前睡覺。(文章原載于《益壽寶典》,刊號:2012.02,作者:韋衛清,魯華,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