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毛翠雀花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Máo Cuì Què Huā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毛翠雀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lphinium trichophorum Franch.[D.purdomii Craib.]

採收和儲藏:處長季採收, 除去雜質, 陰乾或曬乾。

【原形態】毛翠雀花, 多年生草本。 莖高25-65cm, 被糙毛, 有時脫落變無毛。 基部或近基部葉3-5, 具長柄;葉柄長5-20cm;葉片腎形或圓稍分開, 裂片倒卵狀楔形, 具淺裂片和鈍牙齒, 兩面疏被糙秘, 有時脫落。 總狀花序狹, 長6-30cm, 下部苞片葉狀, 上部變小, 披針形;軸及花梗有糙毛;小萼片位於花梗上部或近先端貼於萼上, 密被長糙毛;花兩性, 兩側對稱;上萼片船狀卵形, 距下垂, 。 長1.8-2.4cm;花瓣2, 先端微凹, 偶爾疏被硬毛;退化雄蕊2,

瓣片卵形, 2淺裂, 有時疏被糙毛;雄蕊多數, 無毛;心皮3, 被短毛。 蓇葖果長1.8-2.8cm。 種子四面體形, 長約2mm, 沿棱有狹翅。 花期8-10月, 果期9-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100-4600m的山坡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性狀】性狀鑒別, 根圓錐形, 不分枝, 長2-4cm, 直徑2-6mm。 表面棕褐色, 具縱紋;根頭部殘留葉柄殘基及中空的莖基。 質脆, 易折斷, 斷面棕黃色。 莖多切段, 被糙毛, 多數脫落。 葉皺縮存碎, 灰黃綠色, 完整葉燕尾服平後呈腎形或圓腎形, 3深裂, 長3-8cm, 寬5-12cm, 兩面疏被糙毛。 總狀花序, 萼片5, 灰紫色, 兩面有毛, 花瓣2。 氣微, 味苦。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散風熱;解毒。 主感冒發熱;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 每次0.3-0.6g, 每日2-3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