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人要長壽先遠離垃圾食品

對照一下我們每天吃的食物, 有多少屬於“垃圾”食品呢?不可否認, 上面列舉的垃圾食品, 我們每天都難免會接觸到, 絕對一點“垃圾”食品都不吃似乎難以做到, 但應儘量少吃。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不僅有極盡奢華、極具品位的“滿漢全席”, 還有川、粵、魯、京等各具風味的傳統菜系, 林林總總的各類麵食更是誘惑著人們的胃口。 但讓人始料不及的是, 隨著西方飲食文化的不斷滲透, 人們的飲食變得日益多元化, 方便、快捷的食品不知不覺間已充斥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直至“垃圾”食品一詞的出現,

才使我們驀然發現, 填進腹中的“美味”, 竟有許多是後患無窮的“垃圾”食品。 驚愕之餘, 我們不得不小心地與它們拉開距離。

告訴老人們, 什麼是“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是指僅能提供一些熱量, 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 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 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

這些食品之所以被稱為“垃圾”, 是因為其經過炸、烤、燒等加工工藝使營養成分部分或完全喪失, 或在加工過程中添加或生成有害物質。

十大類“垃圾”食品及危害

第一類:油炸食品

以美式速食為代表的油炸食品, 充斥著全世界範圍內的速食行業, 不管男女老少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這一“垃圾”的侵襲, 即使專家不斷地呼籲, 即使國人極力地排斥, 都不能動搖它們的地位。

危害:1、導致心血管疾病。 2、含致癌物質。 3、破壞維生素, 使蛋白質變性。

第二類:醃制類食品

泡菜和鹹菜是中國、日本、朝鮮的傳統食品, 臘肉也是很多國家的特色風味, 但不要貪吃。

危害:1、導致高血壓, 使腎臟負擔過重, 導致鼻咽癌。 2、影響黏膜系統(對腸胃有害)。 3、易誘發潰瘍和炎症。

第三類: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

肉鬆和香腸已經是每個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了。 但美國一項研究證實, 吃太多香腸及其它加工過的肉類食品, 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

危害: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 2、含大量防腐劑, 加重肝臟負擔。

第四類:餅乾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乾)

危害:1、含香精和色素過多, 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 2、嚴重破壞維生素。

3、熱量過高、所含營養成分少。

第五類:汽水、可樂類食品

危害:1、含磷酸、碳酸, 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 2、含糖量過高, 喝後有飽脹感, 影響食欲。

第六類:方便類食品(速食麵和膨化食品)

危害:1、鹽分過高, 含防腐劑、香精, 損害肝臟。 2、只有熱量, 沒有營養。

第七類:罐頭類食品

危害:1、破壞維生素, 使蛋白質變性。  2、熱量過高, 所含營養成分少。

第八類: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

危害: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鹽分過高, 含防腐劑、香精(損害肝臟)。

第九類:冷凍甜品類食品(霜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

危害:1、含奶油, 極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第十類:燒烤類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報告稱, 燒烤食品有強“毒性”。

危害:1、含大量“苯並[a]芘”(三大致癌物質之首)。

2、1只烤雞腿=60支香煙毒性。 3、導致蛋白質碳化變性, 加重腎臟、肝臟負擔。

用健康食品替代“垃圾”食品

對照一下我們每天吃的食物, 有多少屬於“垃圾”食品呢?不可否認, 上面列舉的垃圾食品, 我們每天都難免會接觸到, 絕對一點“垃圾”食品都不吃似乎難以做到, 但應儘量少吃。 有專家指出, 即使是“垃圾”食品也並非不能吃, 關鍵是要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營養與熱量, 懂得均衡調配飲食, 這樣就可以減輕或避免“垃圾”食品對身體的危害。 應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奶類等健康食品, 同時還要保證飲食多樣化。

其實, 可以替代“垃圾”食品的食物很多,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佳食品包括

1、最佳水果: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獼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2、最佳蔬菜:紅薯既含豐富維生素, 又是抗癌能手, 為所有蔬菜之首;其次是蘆筍、捲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蘿蔔、薺菜、金針菇、大白菜。

3、最佳肉食:鵝鴨肉的化學結構接近橄欖油, 有益於心臟。

4、最佳湯類:雞湯最優, 特別是母雞湯還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 尤其適於冬春季飲用。

5、最佳食用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橄欖油、花生油等尤佳, 植物油與動物油的比例為1:0。 5為宜。

6。 、最佳護腦食物:菠菜、韭菜、南瓜、蔥、椰菜、柿椒、豌豆、番茄、胡蘿蔔、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 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杏仁等堅果食物以及糙米飯、豬肝等。

簡言之, 只要是新鮮的, 經過健康方式加工的蔬菜、水果、肉類、主食等, 都是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