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中藥不宜用沸水浸泡

中藥往往是人們最信賴的藥品之一, 湯劑也是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劑型。 雖然攜帶不方便但是副作用小藥效好, 還是被人們所忠用。 不過對於湯劑的藥效中醫有些嚴苛的要求, 不能再被煎煮過後, 中藥材的藥效就慢慢流失, 因此煎法應注意。

為了提高湯劑的療效, 對中藥的煎法歷來都很講究, 如明朝李時珍說:“凡物湯藥雖品物專精, 修治如法, 而煎煮者, 魯莽造次, 水火不良, 火候失度, 則藥亦無功”。 清代醫學家徐靈胎也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 藥之效與不效, 全在於此。 ”為了提高湯劑的療效, 必須重視中藥的煎煮。

有人習慣於在中藥煎前用沸水浸泡藥材, 認為這樣既縮短煎煮時間, 又可使中藥有效成分盡可能多地溶出, 這實際上是缺乏科學的認識誤區, 中藥不可用沸水泡。

中藥所含的蛋白質遇沸水會因驟然受熱而凝固, 並使細胞壁硬化,

外層形成緊密的胞膜, 阻礙內在成分充分溶出。 中藥所含高分子物質, 遇沸水後易形成膠體, 亦不利於有效成分滲出。 中藥切制、粉碎時, 表面所留粉末因突然受熱而糊化, 阻礙藥材毛細管通道, 使水分難以滲入, 成分溶解後又難以向外擴散, 最終影響成分煎出。 芳香性中藥, 如薄荷、紫蘇、廣木香、砂仁、豆蔻等, 含揮發油及揮發性物質, 遇熱易揮發, 則不僅忌用沸水泡, 煎煮時更應後下。

一般而言, 中藥煎前多用涼水泡, 泡30分鐘左右;但有實驗提示, 中藥煎前浸泡的最適水溫為40℃~50℃, 此條件既使藥材濕潤充分膨脹, 又提高有效成分煎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