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權威人士揭幕:黃鱔或加避孕藥

文章導讀

近日一則名為《名牌大學食品專業學生告訴你的食品內幕》(以下簡稱《內幕》)的帖子在網上被廣為傳播, 其中對牛奶、 魚、蔬菜、水果等人們常吃的食品, 在生產、養殖、種植、運輸等環節進行了揭秘, 讀後讓人充滿擔憂。 那麼, 在各類食品行業中, 果真有著帖子中所說的“不能告 訴你”的秘密嗎?

在一系列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尚未塵埃落定時, 哪些食品能吃?哪些不能吃?應該怎 麼吃?都成了很多人急於探尋的問題。 而近日一則名為《名牌大學食品專業學生告訴你的食品內幕》(以下簡稱《內幕》)的帖子在網上被廣為傳播,

其中對牛奶、 魚、蔬菜、水果等人們常吃的食品, 在生產、養殖、種植、運輸等環節進行了揭秘, 讀後讓人充滿擔憂。 那麼, 在各類食品行業中, 果真有著帖子中所說的“不能告 訴你”的秘密嗎?《生命時報》記者為此獨家專訪了國內著名食品安全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 北京市海澱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原隊長譚梁之, 天津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理事苗嘉琦等專家, 請權威人士為我們點評這份“食品行業的內幕”, 告訴我們有哪些值得注意, 又有哪些只是聳人聽 聞。

《內幕》說法一:魚吃本地產的。 “鮮魚在常溫下的高密度運輸中, 存活時間是8小時。 很多商家為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就會選擇添加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種工業染料, 殺菌效果好又便宜, 但對人體有致癌作用。 所以最好吃本地的魚, 越近越好。 ”

食品專家點評:有些商販在運輸、售賣過程中, 會給魚添加孔雀石綠, 但這並不代表本地魚就是安全的。 除運輸環節外, 一些儲放活魚的魚池或酒店為了 延長魚的存活時間, 也會用孔雀石綠進行消毒。 有三種方法可以用肉眼大致辨別出來, 一是看魚鱗的創傷處。 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 表面會 發綠, 嚴重的呈現出青草綠色。 燒熟後的魚肉、魚湯甚至是魚骨都有可能發綠;二是看魚的鰭條。 正常情況下, 魚的鰭條應是白色, 而經過浸泡後的鰭條易著色;三 是如果水產品通體色澤發亮,

也可能受過孔雀石綠污染。

何計國稱,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孔雀石綠是人類致癌物, 只能算潛在的隱患。 從安全角度說, 買冰鮮水產比活的更好。 冰鮮魚一般捕撈後就直接加冰保存, 避免了運輸途中死亡或發病, 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