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這些體質的人最難熬 進補需緩慢持久
隨著冬至的到來, 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也隨之來臨。 此時, 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體都開始進入陽氣微、陰氣盛的狀態, 人體抵抗寒邪的衛外能力下降, 各種虛寒病症容易發作。 現代醫學認為, 冬季的低氣溫環境容易誘發冠心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關節炎的發作。 一年之中, 冷涼的冬季是人死亡的最高峰。 冬季養生可以預防疾病的發作或加重, 但也要避免進補過猶不及, 專家表示, 冬季進補應符合冬天季節綿長的特點, 進補應以緩慢而持久為原則。
冬季這些體質的人最難熬
不同的人對寒冷氣候的耐受程度存在很大差異。
一般來說, 健康體質的人以及體質稍微偏熱的人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 可以相對順利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而虛弱體質的人就容易在冬季產生各種不適症狀, 甚至發生疾病。 中醫專家表示, 冬季數三種體質的人最難熬。
第一類是陽虛體質的人。 這類人往往表現為形寒怕冷、面白肢冷、大便稀薄、夜尿清長、不耐冬寒, 容易患寒症, 陽虛體質以女性和久病體虛者居多。 還有一些老年人, 每到冬季, 漏肩風、老寒腿常常會復發, 且疼痛感覺不斷加重。 而一些脾腎陽虛的人,
第二類是氣血不足的人。 常表現為氣短乏力、心悸汗出或有內臟下墜感。 他們對於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較差, 既不耐嚴寒也不耐暑熱, 在冬季特別容易感受外寒而反復感冒。 尤其是肺氣虛的人, 由於皮毛抗寒能力的下降, 極易發生呼吸道的傳染性或感染性疾病, 如流感、肺炎、氣管炎等。
第三類是淤血體質的人, 表現為膚色晦暗、舌暗脈澀。 中醫認為寒凝則血滯。 冬季陰寒之氣偏盛, 從而使原有疾病加重, 冬季陰寒之氣偏盛, 從而使原有疾病加重, 如淤血阻滯型的心腦血管病人在冬季寒冷加重時發生腦梗、心肌梗塞的幾率較高, 因此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
冬季進補原則:補氣護陽、造血養血
按照中醫理論, 冬季人容易得病就是因為體內正氣虛弱的緣故, 所以冬季進補可以有效地發揮這方面的作用。 冬季進補實際上就是為了增強人的抵抗力, 起到“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的作用。 此時進補能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體內, 滋養五臟。 可從飲食上著手, 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以抵禦冷空氣的侵襲。 可適當多吃牛羊肉、雞肉、鹿肉、魚蝦、鵪鶉、海參、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喝熱粥也是冬季養生的一種好選擇。 如小麥粥有養心除煩的作用, 芝麻粥益精養陰, 蘿蔔粥可消食化痰,
冬天也是蔬菜的淡季, 較易出現維生素不足, 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等症狀。 冬季可適當吃些薯類, 如甘薯、馬鈴薯等, 不僅可補充維生素, 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此外, 大白菜、黃豆、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芥菜、韭菜、綠豆芽、油菜等蔬菜也推薦冬天經常食用, 一來維生素含量豐富, 二來這些蔬菜也有“護陽”作用。
中醫認為, 冬季對應腎, 而鹹味有助於補益陰血。 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 冬季可適量多吃點鹹味食品, 如海帶、紫菜、海蜇等。
對於一些體質虛弱的人來說, 必要時還可選擇藥物進補。 中藥有湯劑、丸劑和膠劑等類型, 劑型不同針對的藥療作用不同。
■養生觀
冬天凍手怎麼辦
凍手是冬季一種常見的折磨人的現象, 可造成手指既腫脹又瘙癢, 既難看又難受, 嚴重的情況下甚至裂口潰爛, 令人痛苦不堪。 很多凍手者尋找各種偏方秘方藥膏藥水, 但能取得良好效果者寥寥。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療法:
浸泡療法
先用溫熱水浸泡患處30分鐘, 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米醋, 不僅有助血液迴圈, 還能使皮膚角質軟化, 擦乾後立即塗上魚肝油軟膏或者是鞣酸軟膏或尿素霜等, 再用一片保鮮膜包嚴患處。 到第二天皸裂就會封口。
馬鈴薯療法
將1個馬鈴薯煮熟後剝皮搗爛,
蜂蜜療法
先用熱水浸洗患處, 然後塗上蜂蜜, 每天2次, 連用幾天便可痊癒。
此外, 要在生活細節和飲食上加以注意:
一是經常注意保護皮膚, 冬季外出或在室外應穿戴保暖的鞋襪、手套, 特別注意雙手的禦寒保暖。
二是減少冷水洗手的次數, 少用鹼性強的肥皂、藥皂洗手, 洗完手足後養成塗抹外用油脂類護膚品的習慣。
三是注意飲食營養, 每天適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多吃水果和蔬菜, 多飲水。 尤其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 如韭菜、胡蘿蔔、牛奶、動物肝臟等, 這對防治皸裂有一定的作用。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 馬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