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命令性幻聽:大腦病了亂髮“殺人密令”

●蘇格拉底、愷撒、笛卡兒、貝多芬、聖女貞德等都有疑似幻聽的表現

●命令性幻聽患者的大腦神經異常, 與其辯論、說教、心理疏導都是無效的

醫學指導/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行為科主任王德民

精神病人的最可怕之處是突然做出傷害自己或別人的事情, 不是跳樓就是拿刀砍人, 讓人恐怖而又難以理解。 其實, 他們很可能是受到子虛烏有的“聲音”威脅恐 嚇, 服從“指令”實施暴力。 醫學專家指出, 這是“命令性幻聽”的表現, 多見於精神分裂症、情緒障礙等, 是大腦神經出現異常的表現, 對那些不分場合自言自語 的人要加以警惕。 幻聽患者已經失去了鑒別真假的能力, 跟他們講道理是沒用的, 當務之急是把他們送到精神科確診後治療。

文/伍君儀 通訊員胡譽懷

案例:

“爸爸的聲音”命他殺13人

1972年10月到1973年2月, 美國聖克魯茲市發生一系列謀殺案,

13名無辜群眾被人用棒球棍、刀、手槍等殘忍殺害。 警方最終抓獲25歲的兇手赫伯 特·姆林, 此人相信人類要有所“犧牲”才能避免地震等天災, 殺人是為了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 此前, 他曾被診斷“偏執型精神分裂症”而住院, 出院後在社會上 遊蕩, 經常聽到一個好像是爸爸的聲音對他說:“赫伯特, 我要你幫我殺人。 ”

兇惡:

“聲音”命令患者砍人、跳樓

幻聽是對音樂、說話等聲音的錯誤或者扭曲的知覺。

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行為科主任王德民表示, 幻聽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障礙等重性精神疾病。 美國西爾斯大學法律心理學副教授凱薩琳· 拉莫斯蘭德博士介紹說, 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的情緒障礙(如抑鬱或者躁狂)患者受到幻聽的困擾。

在歷史上, 蘇格拉底、愷撒、笛卡兒等名人似乎都 有過聽到“聲音”的表現。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助理臨床教授傑羅姆·利特博士稱, 有些人的幻聽是音樂, 通常是在腦海中播放自己熟悉的 歌曲, 原因可以是中風、腫瘤、腦炎等導致的大腦損傷, 長時間聽音樂之後也可能出現, 而老年人、女性、失聰人士容易出現音樂幻聽。 德國大音樂家貝多芬在失聰 之後, 就出現了音樂幻聽。

然而, 很大一部分幻聽是“命令性幻聽”, 患者憑空聽到“聲音”叫他們做事情。 有的“命令”並無大礙——王德民 接診過的精神病人中, 就有被幻聽命令去洗廁所的, 終日反復不停地清掃廁所, 即使廁所洗得乾乾淨淨還要繼續洗。 法國的聖女貞德更是聽從了聖人的“聲音”而投 身解放祖國的偉大事業,

也疑似有幻聽的表現。 拉莫斯蘭德稱, 對於幻聽發出的非暴力命令, 例如“起立”、“關門”等, 患者通常會比較依從。

但是, 有的命令性幻聽會支配患者傷害自己或者別人。 王德民稱, 有的患者會跳樓、掐別人脖子、拿刀砍人等, 因為那個“聲音”威脅說, 不這麼做就會威脅到自 己或者家人。 大部分患者聽到後不敢付諸行動, 但有少數人患病後自我辨別能力和控制能力下降或者喪失, 無法違抗“命令”, 造成巨大危害。 總的說來, 命令性幻 聽的內容跟患者的文化水準、職業等關係不大。

狡猾:

“聲音”讓患者堅決保守秘密

如果你發現身邊有 人經常不分場合自言自語, 特別是對著窗戶等方向喊話、爭論,

似乎與一個看不見的人進行對話, 一邊講還一邊比劃著手勢——王德民提醒, 這幾乎可以肯定是幻 聽。 為了確定幻聽, 拉莫斯蘭德建議問患者“那個聲音讓你做什麼?”“這個聲音是什麼時候開始命令你的?”“你能不能違抗這個聲音的命令?”然而, 還有約 20%的幻聽患者不會主動暴露自己聽到“聲音”, 無論醫生怎麼盤問誘導都沉默不語, 原因是“聲音”命令他們不許說出來。 對此, 家屬很難發現幻聽, 而醫生會 結合其病史、情感反應等才能確定。

王德民稱, 幻聽是一種知覺障礙, 醫學界對其形成機制還沒研究清楚, 估計是大腦頂葉等神經區域的神經遞 質發生了異常。 因此, 跟幻聽患者辯論、說教、心理疏導等都無濟於事,

建議家屬及早送患者到精神科就醫。 如果確診為精神分裂症, 目前有效的方法是藥物治療、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等,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否則難治且復發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