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第一致死病因居然是它 滿足1項就危險
有一種病每延遲1分鐘援救, 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 且致殘、致死風險增加。 它就是中風(又叫“卒中”)。
中國卒中學會統計數字顯示,
腦卒中已成為我國國民第一致死病因, 約占總死亡疾病譜的22.45%, 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 教你快速識別中風, 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受訪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彭斌
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教授 趙靜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神經科主任 李可
5種危險因素引發中風
從臨床上看, 高血壓、高鈉飲食、肥胖、吸煙、糖尿病是我國中風率高發的重要風險因素。 如果能很好的控制, 至少可以預防90%以上的中風病例。
1
高血壓
臨床資料顯示, 我國71%的腦卒中死亡都和高血壓有關。
血壓高時, 血流對血管的衝擊力增大,
2
高鈉飲食
鈉主要的作用是調節身體的體液平衡, 過多的鈉可使血壓升高, 而高血壓是造成中風、冠狀動脈硬化甚至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除了鹽以外, “高鈉”還潛藏在麵包、漢堡、醃肉、零食、鹹菜、辣椒醬等食品中。 因此, 建議日常飲食一定要“管住嘴”, 少吃以上食物。
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於6克, 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在此基礎上還應減量。
3
身體品質指數高
國際上公認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是BMI(身體品質指數), 計算方法是: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
成人如果BMI超過24即為超重, 超過28則是肥胖。 普通人最好將其控制在24以下;心腦血管患者更要嚴格要求, BMI以20~22之間為宜。
同時日常少吃油炸食品、避免暴飲暴食、每週至少保持3~5次運動。
4
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刺激血管運動中樞, 並刺激體內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釋放,
此外, 吸煙還可導致機體凝血機制紊亂, 血小板聚集, 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病事件。 因此, 生活中要儘量做到不吸煙, 同時遠離二手煙甚至三手煙。
5
糖尿病
相關資料顯示, 約20%的腦血管病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
在高血糖作用下, 動脈內皮細胞容易受損, 血管壁的通透性也會變差, 脂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 進而導致血管狹窄, 引起冠心病、腦梗塞等問題。
日常多吃低能量、高纖維素食物, 如綠色蔬菜、胡蘿蔔、燕麥、柑橘等, 能延緩腸道吸收糖分;同時少吃甜食及高脂、高動物蛋白食物。
中風前有些器官會“報警”
>>>>
眼底小血管有變化
有研究發現, 眼底小血管有變化的人, 比正常的人中風風險高70%。 通過查眼底可以提示腦動脈是否硬化, 動脈硬化越重, 中風的可能性就越大。
此外, 如果血栓堵塞視神經和視皮層供血血管, 會突然出現短暫性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等“一過性”視力障礙, 一般視力問題通常出現在單側。
患者也有可能兩隻眼失去相同視野, 例如, 兩隻眼睛都無法向左看。
>>>>
出現語言障礙
人體的舌神經連接著大腦, 舌頭是大腦的先行器官。
腦供血不足時, 被壓迫的舌神經功能消失, 導致舌肌麻痹, 無力收縮, 稍一伸長, 舌體就兩側不均而偏歪, 表現為說話、吹口哨漏風。
>>>>
手中拿著的東西忽然落地
手中拿著的東西忽然落地,並不一定是老了沒有力氣,也可能是中風的預兆。
在大腦的神經功能解剖上,支配上肢功能的區域比下肢區域要廣,因此腦部血栓形成後,手比腿受到影響的機會更大。
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手臂發麻,甚至無力抬起,應及時就診。
>>>>
下肢無力、走不動路
臨床上有些病人莫名其妙地出現下肢無力、走不動路的情況,很多人不當回事,總覺得歇歇就好了。
事實上,下肢突然無力,可能是中風的先兆,表明血栓堵在了大腦的“運動區”或“感覺區”。
一般來說,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下肢無力時常伴有麻木感、疼痛感而中風前兆引起的是腿發軟,無明顯疼痛,可能是一過性的,但情況嚴重的1~2天內發展成完全不能動,單雙側肢體都有可能。
中風急救3大陷阱
陷阱一:把中風發作當成累了
口角歪斜、半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是中風的典型症狀,且往往是一過性的。可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人識別不了,往往以為是自己累了、沒休息好,覺得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好了,因此失去了最寶貴的救治時間。
陷阱二:打各種電話諮詢
中風是急症,一經發現必須馬上就醫。如果能趕在中風後3~4.5小時內完成溶栓,將大大降低中風的致殘率、致死率。
可惜很多人出現症狀後,沒有第一時間就醫,而是給各種親戚好友打電話諮詢應對之策,導致最佳搶救時間流失。
陷阱三:坐私家車或計程車就醫
出現中風症狀時,錯誤地乘坐私家車或計程車,很可能因捨近求遠、堵車等耽誤了搶救時間。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呼叫120急救系統,它們對所在城市具備溶栓能力的醫院瞭若指掌,而且還能提前通知接收醫院,直接進入搶救綠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溶栓,贏得時間,贏得生命。▲
表現為說話、吹口哨漏風。
>>>>
手中拿著的東西忽然落地
手中拿著的東西忽然落地,並不一定是老了沒有力氣,也可能是中風的預兆。
在大腦的神經功能解剖上,支配上肢功能的區域比下肢區域要廣,因此腦部血栓形成後,手比腿受到影響的機會更大。
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手臂發麻,甚至無力抬起,應及時就診。
>>>>
下肢無力、走不動路
臨床上有些病人莫名其妙地出現下肢無力、走不動路的情況,很多人不當回事,總覺得歇歇就好了。
事實上,下肢突然無力,可能是中風的先兆,表明血栓堵在了大腦的“運動區”或“感覺區”。
一般來說,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下肢無力時常伴有麻木感、疼痛感而中風前兆引起的是腿發軟,無明顯疼痛,可能是一過性的,但情況嚴重的1~2天內發展成完全不能動,單雙側肢體都有可能。
中風急救3大陷阱
陷阱一:把中風發作當成累了
口角歪斜、半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是中風的典型症狀,且往往是一過性的。可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人識別不了,往往以為是自己累了、沒休息好,覺得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就好了,因此失去了最寶貴的救治時間。
陷阱二:打各種電話諮詢
中風是急症,一經發現必須馬上就醫。如果能趕在中風後3~4.5小時內完成溶栓,將大大降低中風的致殘率、致死率。
可惜很多人出現症狀後,沒有第一時間就醫,而是給各種親戚好友打電話諮詢應對之策,導致最佳搶救時間流失。
陷阱三:坐私家車或計程車就醫
出現中風症狀時,錯誤地乘坐私家車或計程車,很可能因捨近求遠、堵車等耽誤了搶救時間。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呼叫120急救系統,它們對所在城市具備溶栓能力的醫院瞭若指掌,而且還能提前通知接收醫院,直接進入搶救綠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溶栓,贏得時間,贏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