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耳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Cè ěr
【別名】北風菌、蠔菌、平菇、桐子菌、粗皮側耳、 蠔菌、水風菌、凍菌、青蘑、灰蘑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菌糙皮側耳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leurotus ostreatus (Jacq.ex Fr.) Quel.[Agaricus ostreatus Jacq.ex Fr.]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子實體, 除去雜質, 曬乾。
【原形態】菌蓋肉質, 寬5-20cm。 扁半球形, 後平展, 有後緣, 呈扇形、腎形, 中部下凹, 蓋面水漬狀, 有纖毛, 初時堇紫色, 後為鉛灰色、灰白色或汙白色;蓋緣初時內卷, 後平展。 菌肉厚, 白色, 味美, 有清香氣, 菌褶延生, 在柄上交織或成縱條紋, 稍密至較稀, 白色。 菌柄側生, 短, 一般長1-2cm, 或無柄, 白色, 中實, 基部有短的白色絨毛。 孢子平滑, 無色, 近圓柱形, (7.5-11)μm×(3-4)μm。 孢子印白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闊葉樹腐木上, 叢生或疊生。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華北、西南及陝西、新疆、江蘇、福建、臺灣、廣東、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菌蓋扁半球形, 或平展, 有後沿, 直徑5-20cm, 類白色、灰白色或青灰色,
【化學成份】含多種氨基酸(amino acid), 維生素(vita-min)B1、B2、B6、C、PP、H, 主要脂肪酸有:亞油酸(linoleic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主要的芳香成分有:3-辛醇(3-octanol), 3-辛酮(3-octanone), 1-辛烯-3-醇(1-octen-3-ol), 主要的甾體為麥角甾醇(ergosterol), 胺類成分有甜菜堿(betaine), 組胺(histamine), 腺嘌呤(adenine), 乙醇胺(ethanolamine), 乙胺(ethylamine), 游離糖和糖醇類成分有甘油(glycerol), 甘露醇(mannitol), 葡萄糖(glucose), 海藻糖(tre-halose), 還含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糖原(glyco-gen), 具1→3支鏈的葡聚糖(glucan), 一種結構中含D-半乳糖(D-galactose), D-甘露糖(D-mannose), L-果糖(L-fructose)的多糖, 側耳溶血素(pleurotolysin)及三種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藥理作用】
1.抗癌在糙皮側耳中有兩種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糖, 主為側耳酸性多糖, 含β-1, 3-葡聚糖69%, 半乳糖13%, 甘露糖6%, 葡萄糖醛酸13%, 後三者均以側鏈存在於多糖結構中, 熱水提取物對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91%。
2.增強免疫:從糙皮側耳真菌分離的糖肽組分, 具有促進淋巴因數啟動殺傷(LAK)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殺傷腫瘤的作用。 3.降血脂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側耳用水及不同濃度乙醇提取浸膏, 真空乾燥。 以3%醇浸膏加于倉鼠高脂飼料中, 6星期後, 水及30%和60%乙醇提取的浸膏, 可明顯減輕血清及肝膽固醇和三醚甘油(甘油三酯)。
【性味】辛;甘;性溫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補腎壯陽。 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陽痿遺精, 腰膝無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一9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舒筋活絡、追風散寒等功效。 多用於滋補品。 《廣菌譜》:柳耳主補胃理氣、治反胃、吐痰, 用五七個煎湯服即愈。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