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

夏季拔罐可以治療疾病

夏季拔罐可以治療疾病

1.夏季感冒。 夏季多見暑濕感冒, 以發熱、汗出但熱不解、鼻塞、流濁涕、頭昏、頭痛、頭脹、身重倦怠、心煩口渴、胸悶欲嘔、尿短赤、舌苔黃膩為主要症狀, 可在肺俞、至陽、陰陵泉、足三裡、曲澤、委中等穴拔罐, 留罐15~20分鐘。 每日1次, 病癒即止。 也可沿背部膀胱經穴走罐, 走罐處可以塗搽姜汁作為潤滑劑, 來回走罐以皮膚呈紫紅色為度, 最後將罐留在大椎、肺俞穴20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 高熱的患者不可拔罐。

2.中暑。 可以選用大椎、委中、外關, 配合中沖、十宣、脊椎兩側、關沖, 採用單純拔罐或刺絡拔罐, 留罐5分鐘。 脊柱兩側用梅花針重叩刺3~5次後走罐;中沖、關沖、十宣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不拔罐。

3.頭痛。 一般來講, 如果頭痛的部位在頭側面, 疼痛為脹痛、跳痛, 伴隨頭暈、眼乾等症狀, 可選擇風池、肩井、陽陵泉等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的穴位進行拔罐;頭頂痛常和情志有關,

可選擇足厥陰肝經的穴位, 如肝俞、腎俞進行拔罐;如果頭痛的部位在前額, 要選擇胃俞、足三裡等足陽明胃經的穴位進行拔罐, 配合刮痧效果更好。

4.腸胃病。 夏季腸胃病非常普遍, 常選肝俞、脾俞、胃俞穴, 留罐10~15分鐘, 每日治療1次, 10日為一個療程。

5.頸肩腰腿痛。 在家裡用火罐治療頸肩腰腿痛時, 可以遵循“哪痛拔哪”的原則。

6.風濕性關節炎。 腰上部位及上肢部關節炎取大椎、身柱、風門、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關節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腸俞。 每個部位拔4~8罐, 留罐時間約15~20分鐘, 每日或隔日1次, 兩周為一個療程, 療程間休息5~6天。

需要注意的是, 由於夏天出汗較多, 拔罐前最好洗個澡, 把身體擦乾, 以免汗液影響火罐在皮膚表面的吸附。 拔罐後不要洗澡, 可以用幹毛巾將汗擦去。

拔罐的注意事項要瞭解

1.高熱抽搐者, 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 亦不宜拔罐。

2.拔火罐後洗澡容易著涼。 拔火罐後不宜洗澡, 因為拔火罐後, 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 非常的脆弱, 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

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 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 很容易受涼。 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3.拔罐時不妨在火罐邊緣抹點橄欖油或植物油, 這樣能避免皮膚與火罐摩擦損傷皮膚。 拔完後用熱毛巾熱敷一下更好。

4.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 體位不當、移動、骨骼凸凹不平, 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5.身體虛弱者不適合拔火罐。 身體虛弱者體內陽氣不足, 如果再拔火罐會導致陽氣更加不足, 更加破壞了自身的陰陽平衡。 所以身體虛弱、陽氣不足者, 儘量不要考慮拔火罐。

6.若在拔罐後不慎起泡, 一般直徑在1毫米內散發的(每個罐內少於3個), 可不用處理, 自行吸收。 但直徑超過1毫米, 每個罐內多於3個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應及時到醫院處理。

7.拔罐時不易留罐時間過長(一般拔罐時間應掌握在8分鐘以內), 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 應儘量避免起泡所帶來的感染幾率)。